2020年08月31日11:27 來源:映象網
8月26日,由20輛35噸敞頂箱編組的貨物列車,滿載1280噸粉煤灰從長治車站緩緩開出,駛向濮陽東站,這標志著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首次成功使用35噸敞頂集裝箱運輸粉煤灰貨物。(8月26日經濟日報)
鐵路貨運集裝化是“公轉鐵”的增量亮點。從滿載1280噸粉煤灰的集裝箱列車從長治車站緩緩開出,到裝滿汽車配件、機械設備等產品的集裝箱列車從塔鋪車站開行,再到疫情期間滿載湖北生產的口罩防護服駛向塞爾維亞,在保障民生、物資馳援、助力生產之路上,隨處可見鐵路集裝箱的身影。一列火車的運輸量足以抵得上近百輛重載汽車拉運量,而能耗和污染排放物僅有重載汽車的1/3。隨著“公轉鐵”不斷推進,以往總是塞滿大卡車、一堵堵上幾公里的高速公路,已許久不見這種“盛況”。粉煤灰運輸則是鐵路在提高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開辟的新的貨源增長點。
“飛灰”變廢為寶是綠水青山的美好期盼。從燃料燃燒過程中排出的有污染性質的微小灰粒,到廣泛用于制水泥及制各種輕質建材的原材料,粉煤灰的“華麗轉身”符合踐行環保理念、書寫綠色篇章的“綠色之路”。不僅如此,電子客票引領的無紙新時代,以及“節支降耗作貢獻、改革創新立新功”主題宣講活動的廣泛推行,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共創美麗中國的實際行動。鐵路作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其環保、低能耗等優勢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集裝箱避免揚塵、減少虧噸的優勢,讓粉煤灰長距離運往外省的奢望變成現實。
“貨不落地”是客戶節約成本的“最后一公里”。在我國積極發展多式聯運的背景下,傳統鐵路運輸模式有著“最后一公里”的缺口,對于到達的貨物要進行卸貨和倒裝,增加運輸成本的同時降低了貨物運輸效率。而集裝箱專列打造的“門到門”運輸,就打通了這樣的運輸堵點,便捷經濟的集裝箱運輸,減少了中間環節裝卸過程,加快貨物“散改集”,為客戶節約了成本,實現了“貨不落地”運輸無縫銜接。可以說這樣的運輸方式不僅激活了市場,也是鐵路服務的延伸,讓客戶得到真正的實惠。未來的綜合運輸、智慧運輸、綠色運輸體系,將是鐵路在供給側改革以來一直追尋的目標。
千里雖遙遠,積跬步可至。35噸敞頂箱運輸粉煤灰貨物的新嘗試,是鐵路部門面對壓力和挑戰,育新機開新局的鮮活例證;也是無數鐵路人聚焦“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堅持改革創新的無悔付出。(趙雪)
鄭州火車站的東、西廣場之間,直線距離只有400多米,但因沒有直接的聯絡通道,出錯站的乘客只能繞一個大圈通過。
攻堅克難,鐵路建設再傳捷報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新疆阿勒泰經富蘊至準東鐵路的阿勒泰至富蘊段將于今天開通運營,標志著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青海格爾木至新疆庫爾勒鐵路新疆段將于12月9日開通運營,格庫鐵路即將迎來全線通車。
梳理明確三年開工項目計劃,建設總規模約6000公里,加快建設一批條件相對成熟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項目。把握好城際鐵路功能定位和建設標準,加強市域(郊)鐵路的統籌規劃和設計建設,實現鐵路建設與城市融合和多網融合,科學規劃項目建設。
疫情下,中方技術人員前往位于首都外的車輛段也十分不便,路上需要接受數次檢查,但只要接到車輛故障通知,團隊一定第一時間前往,因為列車運維無小事 乘客對軌道交通車輛滿意度達到97%,越來越多的阿根廷人愿意選擇城際鐵路出行
2020年12月3日0時-24時,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為境外輸入),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1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12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疫情防控等有關情況。
12月3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鐵路部門了解到,2021年元旦節(1月1日)火車票于12月3日開售,有出行計劃的市民最好提前購票。今年元旦節期間,重慶火車站將以旅游、探親、學生等客流居多,市內主要集中在萬州、涪陵等方向,以及周邊的成都、貴州、昆明等方向。
但跟這些交通大動脈相比,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看似微小,卻直接服務著6億多農民群眾。可以說,能不能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直接影響著近半數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的時間表。
(記者王昊男)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范圍包括兩市城市軌道交通所有運營線路和車站(不含市郊鐵路)。據了解,北京、上海兩地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后,北京市民可以使用億通行APP乘坐上海地鐵,而上海市民則可以使用Metro大都會APP乘坐北京地鐵。
?11月28日,雅萬高鐵建設項目采用的鋼軌在聞名中外的“胡志明小道”——防城港開始啟運出口,這標志著象征中印尼友誼的雅萬高鐵即將進入鋪軌階段。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首單,是東南亞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