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2日14:10 來源:映象網
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10日披露,4月份,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2.67億噸,同比增長0.2%,日均裝車14.6萬車,繼續保持3月以來的高位運行狀態。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月—4月,國家鐵路累計完成貨物發送量10.9億噸,同比增長2.4%。(5月10日中新網)
特殊時期,在多數產業生產指標下降之時,鐵路貨運卻做到了“穩中有升”。這正是因為在企業停工、道路封閉之時,鐵路貨運擔起了運送食物與物資的大頭;在企業復工復產之時,鐵路推出多項舉措減輕企業負擔,主動對接市場需求;在世界陷入疫情危機之時,中歐班列,架起中國與歐洲的共同“抗疫橋”。這是鐵路擔當的成果,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體現。
目前在國內,客流回升,體現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鐵路部門防疫措施得力。疫情爆發初期,全國人民幾乎是“足不出戶”。“客流回升”了,廣大人民敢“復工”,企業敢“復產”,學校敢“復學”,側面反映了中國當前疫情防控有效,取得了戰“疫”的初步勝利,也要歸功于中國鐵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措施做的較好,據了解,各地車站都進行了進出站體溫測量、安裝紅外線檢測、以及定期消毒,列車上也進行消毒與體溫檢測,鐵路部門慎終如始地對疫情進行防控。所以才讓更多的旅客在這一次“五一”率先選擇了鐵路部門出行,創下了“3385萬”人次的發送量。
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首發中歐班列,成為了疫情時期的特殊“外交官”。義烏至立陶宛維爾紐斯中歐班列的首發,我們不難看出,鐵路部門有一定的自信、實力在在疫情期間短時間內解決國際運輸上存在的難題,能夠在不同階段中制定和采取不同需求的方案,打造綠色又高效的通道,給國外運輸防疫、生活物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祖國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的聯系,可以說,中歐班列現已成為疫情時期的“外交官”。
困難面前不后退,國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便一直在。這樣的擔當,是國鐵一直有的,在作為交通大動脈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有,所幸在每一次的困難面前,它都扛住了,以國家的號召為方向,以人民的需求為動力,或許這就是國鐵集團能“穩中有升”的秘籍。(羅冠東)
鄭州火車站的東、西廣場之間,直線距離只有400多米,但因沒有直接的聯絡通道,出錯站的乘客只能繞一個大圈通過。
攻堅克難,鐵路建設再傳捷報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新疆阿勒泰經富蘊至準東鐵路的阿勒泰至富蘊段將于今天開通運營,標志著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青海格爾木至新疆庫爾勒鐵路新疆段將于12月9日開通運營,格庫鐵路即將迎來全線通車。
梳理明確三年開工項目計劃,建設總規模約6000公里,加快建設一批條件相對成熟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項目。把握好城際鐵路功能定位和建設標準,加強市域(郊)鐵路的統籌規劃和設計建設,實現鐵路建設與城市融合和多網融合,科學規劃項目建設。
疫情下,中方技術人員前往位于首都外的車輛段也十分不便,路上需要接受數次檢查,但只要接到車輛故障通知,團隊一定第一時間前往,因為列車運維無小事 乘客對軌道交通車輛滿意度達到97%,越來越多的阿根廷人愿意選擇城際鐵路出行
2020年12月3日0時-24時,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為境外輸入),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1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12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疫情防控等有關情況。
12月3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鐵路部門了解到,2021年元旦節(1月1日)火車票于12月3日開售,有出行計劃的市民最好提前購票。今年元旦節期間,重慶火車站將以旅游、探親、學生等客流居多,市內主要集中在萬州、涪陵等方向,以及周邊的成都、貴州、昆明等方向。
但跟這些交通大動脈相比,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看似微小,卻直接服務著6億多農民群眾。可以說,能不能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直接影響著近半數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的時間表。
(記者王昊男)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范圍包括兩市城市軌道交通所有運營線路和車站(不含市郊鐵路)。據了解,北京、上海兩地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后,北京市民可以使用億通行APP乘坐上海地鐵,而上海市民則可以使用Metro大都會APP乘坐北京地鐵。
?11月28日,雅萬高鐵建設項目采用的鋼軌在聞名中外的“胡志明小道”——防城港開始啟運出口,這標志著象征中印尼友誼的雅萬高鐵即將進入鋪軌階段。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首單,是東南亞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