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11月4日晚,省委書記王國生出席“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活動,接見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我省獲獎人員等優秀記者代表,
2018-11-09
電動汽車在街上隨處可見,但使用氫燃料電池的汽車你開過嗎?各式各樣的面膜用過不少,但用3D打印的、可根據每個人的面部進行定制的面膜你用過嗎?LED燈早已成為生活必備品,
2018-11-08
進博會開幕當天,兩枚紀念郵票同步發行。方寸之間,除了熟悉的展館“四葉草”和憨萌的吉祥物“進寶”,貫穿兩枚郵票的飄帶圖案上,一組剪影更顯悠長意蘊,
2018-11-06
落實的重心在基層,落實的主體在基層,落實效果也體現在基層。深入基層體察情況,走到群眾中間了解問題,“指揮棒”才能發揮應有功效
2018-11-02
“民營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很大,前途不可限量”“創新創造創業離不開中小企業,我們要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2018-10-30
居民消費究竟是在“降級”還是在“升級”?最近,一些低價銷售渠道受到消費者青睞,生產榨菜、方便面、二鍋頭等產品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前兩年有所下滑。
2018-10-29
怎樣做自媒體最“賺錢”?近日,一則長篇報道揭露了某些地產自媒體年入千萬的“生財之道”:打著為粉絲維權的旗號,干著敲詐勒索的營生,不但定期收取企業“封口費”,
2018-10-26
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主流發展觀念。環保督察用嚴格務實的行動,積極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天藍、地綠、水凈居住環境的殷切期盼,讓更多人認識到地方經濟發展絕不能再走高污染的老路,
2018-10-25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需要織密法網,強化制度建設和法治保障。有了嚴密有效的法律及制度安排,無論醫師還是病患,都循著正常途徑解決矛盾糾紛,而非采取極端手段“維權”,
2018-10-23
今天是中國第5個扶貧日,也是第26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的脫貧攻堅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七成,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2018-10-18
現在誰是大家最羨慕的人?當然是“中國錦鯉”信小呆!自“錦鯉”一詞火了之后,全國各地都在搞錦鯉!同時各地也陸續出現“錦鯉擱淺”翻車現場!比如杭州的“最強錦鯉”火了!
2018-10-17
我國是人口大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考驗著社會養老服務能力與水平,也檢驗著社會敬老美德的成色。我們應增進共識、形成合力、創新方式,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
2018-10-17
隨著重陽節臨近,老字號小吃店、食品店里的節令糕點全面熱銷。護國寺小吃現制現售壽桃和9.9米長的壽面、重陽糕,北京稻香村的重陽花糕等都特別受消費者歡迎。
2018-10-16
防災減災,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個重要命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研究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為加強自然災害防治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8-10-15
河南的一分鐘可以發生什么呢?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很好奇。一分鐘,16名游客在少林寺感受禪武文化;一分鐘,228斤信陽名茶泡出雋永醇香;一分鐘,出口價值4.8萬元的食品農產品;
2018-10-11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于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模型,
2018-10-10
“為官避事平生恥。”這句話放到今天依然非常適用。當前,我國正值改革攻堅期,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與挑戰,需要一大批沖鋒陷陣的“闖將”、攻城拔寨的“尖兵”,在改革發展的新征程中建功立業。
2018-09-28
4月初的北京天朗氣清,進駐某單位開展常規巡視的中央第五巡視組正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一封群眾來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封信反映該單位某下屬公司利用該單位影響力,在多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
2018-09-20
各地區、學校需要以坦誠的態度對待本地區、本校發生的校園暴力案件,深入分析成因,補上教育與管理的短板。
2018-09-06
日前,一名村干部向記者展示他的手機,上面安裝了10多個政務APP,村干部需定期填寫上報有關工作情況和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