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4日10:09 來源:工人日報
日前,一名村干部向記者展示他的手機,上面安裝了10多個政務APP,村干部需定期填寫上報有關工作情況和群眾生產生活情況。“政務APP太多了,有時連賬號密碼都弄混了。每天圍著這些APP轉,哪還有時間走村串戶。”這位村干部抱怨說。(見8月22日《人民日報》)
“掌上政務”創新了工作和服務方式,順應了移動互聯時代的效能提速的要求,既方便群眾辦事,又方便上級部門掌握下級工作動態。不過,政務APP應該開發多少、搭載什么功能,都是必須認真考量的。
圍著10多個政務APP忙活,以致沒時間走村串戶,這是舍本逐末、過猶不及。同類報道漸有增多之勢,比如,某地基層干部曾向媒體吐槽,每天一上班就得打開各類政務APP,不勝其煩。不知困于“掌上政務”而無暇干實際工作的基層干部還有多少?
這些年,不少政府網站淪為“僵尸網站”。有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累計整合遷移無力維護的政府網站21513家,減幅達46%。政府網站在精不在多,在質不在量。政務APP同樣應求精求質,否則容易淪為一種新的形式主義。
“掌上政務”需要從切實提高工作效率著眼。比如,簡化干部上報事項及流程。對于政務APP及政務公眾號的泛濫,有關部門應避免重蹈“僵尸網站”覆轍,給基層干部群眾帶來負擔。
實際上,“掌上政務”的建設與推行應強化總體設計,而非各自為政、各搞一套;應考慮群眾需不需要、成本壓力大不大、社會效益好不好,形成長效的維護更新機制。
“政府APP”不能成為裝裱政績的道具,更不能變成一場秀,要接地氣、順時勢,不要嘩眾取寵、虛張聲勢。真抓實干,開拓便民、惠民新渠道,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好務。
政務APP更新內容遲緩、處于“酣睡”狀態不說,其功能也引來許多小伙伴吐槽。
政府開發App、公眾號,應該考慮群眾需不需要、成本壓力大不大、社會效益好不好,更應考慮它能否形成持續長效的維護更新機制。
互聯網時代,政府網站是政府依法行政、為民服務的便捷窗口,但是,總有一些政府部門漠視網站建設,導致網上窗口成為“僵尸”網站,近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2016年第三季度政府網站抽查情況的通報》(簡稱通報),68家不合格政府網站被點名通報。
作為政府型網站,不僅要讓群眾了解國家最新政策,也要讓群眾了解相關部門的辦事流程,傳達本地本土的地方文化和最新動態,評報當地政府部門的政務情況。
僵尸”網站、“問題”網站,它的存在不僅折射的是一股不正的工作作風,更會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
今后,各級政府網站將不能再任性地“沉睡”下去。就此來說,無論是因為技術不成熟、人手不夠,還是因為領導不重視,“僵尸網站”的存在,對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來說,都是一種損傷。在“僵尸網站”客觀存在的現實語境下,此次普查政府官網的確很有現實的積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