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1日11:15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丁怡婷)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2020年上半年風電和光伏發電并網運行情況:上半年,風電發電量23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光伏發電量12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均保持兩位數增長。風電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是云南、四川和廣西;光伏利用小時數最高的是東北地區。
“上半年,風電和光伏累計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約為11%,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綠色電能替代作用不斷增強?!比珖履茉聪{監測預警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新能源總體消納利用水平也在提升,上半年風電和光伏利用率分別為96.1%、97.9%,同比分別提升0.8個、0.3個百分點。
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的報告顯示,隨著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二季度風電、光伏裝機增速大幅回升。其中,風電新增裝機428萬千瓦,同比增長12.3%,增速較上季度提升61.2個百分點;光伏新增裝機755萬千瓦,同比增長12.9%,增速較上季度提升36.9個百分點。同時,風電和光伏開發布局持續優化。中東部及南方地區風電裝機占全國風電裝機比重30.8%,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全國分布式光伏裝機占光伏總裝機比重31.1%,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
報告預測,三季度風電新增裝機預計保持平穩增長;光伏下半年集中并網需求較大,三季度裝機增速預計加快。消納方面,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有望加快,新能源消納空間充裕度整體將進一步提高。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1日 06 版)
10月15日,各國專家在深圳召開的國際海洋經濟合作發展論壇上表示,21世紀是藍色海洋世紀,隨著科技迭代更新,海洋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近岸海域利用率增長逐年放緩,主要河流污染物入??偭恐鸩綔p少,沿海城市污水處理率顯著提高。
8月19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來到華能安陽湯陰風電場尋找“答案”。河南的風電發展不只是湯陰風電場一處“風景”,而是進入裝機量快速增長的“風光”時代。
透過“生態之窗”透視青海高質量發展成色,青海人無不為此時涌動在青海大地上的綠色“春潮”而歡呼鼓舞。在此基礎上,我省正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今年全省試點面積擴大到20萬公頃,目前試點面積已播種各類作物5.2萬公頃以上。
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部署下,201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元,十年間翻了一番,海洋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近20年保持在9%左右。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戰略持續發力,南部海洋經濟圈持續領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2020年,我國將實施火星探測任務,航天科技將使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并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火星全球遙感探測、著陸和巡視探測。
11月4日,全省“三散”治理暨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大氣改善目標——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9%以上,重污染天數減少2天。
站在山西大同市南郊區和左云縣接壤的山梁上,只見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沿著山勢整齊排列,在湛藍的天空映襯下蔚為壯觀。大同市從“煤都”向“新能源之都”的轉變,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面發展清潔能源碩果累累的縮影。
一組組數據直觀印證著能源事業的偉大成就:2018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達37.7億噸標準煤,比1949年增長157.8倍;原油產量比1949年增長1574.9倍;天然氣產量比1949年增長22894.7倍;
其中,水電裝機3.54億千瓦(抽水蓄能為2999萬千瓦);風電裝機1.9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8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995萬千瓦。 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啟動了2019年光伏發電國家補貼競價項目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