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08:05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鄭州,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從籍籍無名的鄭縣,到如今一躍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關于鄭州的記憶,有無數切口可以作為注腳。
但始終無法繞過的,是曾經的燕莊。
從毛主席視察的麥浪起伏的燕莊村,到如今高樓林立的商業地標“曼哈頓”;
從曾經停飛噴灑農藥飛機的鄭州東郊燕莊機場,到如今成為“國際鄭”靚麗名片的鄭州CBD中央商務區……
燕莊的變遷歷程,濃縮了鄭州城市變遷的珍貴記憶。
燕莊的前世今生,承載著鄭州城市變遷的典型故事。
2018年,是慶祝改革開放40年的重磅節點。40年來,鄭州發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變化。映象網以燕莊的變遷為切入點,著重截取1978-2018四十年的時間刻度,從城市建設、交通改善、居民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為鄭州改革開放四十年,乃至河南改革開放四十年,鉤沉作注,力圖為一億河南人,提供一個直觀展現鄭州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偉大成就的窗口。
核心提示:
改革開放四十年,燕莊村民不僅家庭經濟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同時,家庭的成員規模、親情氛圍、生活方式等,也早已不是過去的模樣了。
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也經歷了起飛、趕超和跨越的40年歷程。
從凸面的黑白電視,到72寸曲面平板;從設備簡陋的露天電影,到裝修豪華的IMAX巨幕影院;從在書本上了解名山大川,到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世界的長度……對于燕莊人來說,生后品質的改變讓他們更加自信,電影、旅游等休閑方式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映象網記者 阮海峰
當年全村人圍坐著看一臺黑白電視機不愿離去
今年71歲的老人楊蘭菊常說,現在的好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改革開放初期的八十年代,黑白電視機作為一種奢侈的家電慢慢進入部分家庭。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電視市場實現了大規模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的升級換代。
說起燕莊村第一臺電視機,今年71歲的楊蘭菊老人臉上充滿了笑容,“還記得那臺黑白電視機是1980年買的,在當時黑白電視機算是奢侈品,只有少數人憑專票才能買,有錢都買不到。”
“當年我們家買來電視機后,不只是我們家,全燕莊的人都很興奮。那個時候全村只有我們家這一臺電視機。”楊蘭菊告訴映象網記者,“每天晚上吃完飯,燕莊幾乎一半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了我家院里,屋頂上還立起一條長長的電視接收桿,有人搬來自家的板凳搶占前排,有人跨在墻上居高臨下,人人都帶著羨慕和好奇的目光,人人都聚精會神地盯著不斷閃光的屏幕。甚至有些人趴在雞棚上,還把我們家的雞棚壓塌了。”
七八十年代沒有電視之前,燕莊人晚上是沒有什么娛樂活動的,村民們吃過晚飯就喜歡串串門聊天,自從有了這臺黑白電視,楊蘭菊老人家里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方。
“盡管對于大多數的家庭來說彩色電視機依然是奢侈的商品,但有很多人家在自己的黑白電視機屏幕前貼上彩色的薄膜,這樣看上去電視好像有顏色。”楊蘭菊笑著說,雖然現在看起來在黑白電視貼彩膜是自欺欺人,但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卻也是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到了九十年代,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燕莊人家里買回了電視。去楊蘭菊院子里看電視的人漸漸少了。
從黑白電視到彩電,從奢侈品變為生活必需品再到極為普通的“家用電器”,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國電視機奔跑的40年。
“對于70后的我來說,小時候圍在14寸甚至12寸的黑白電視機前追逐熱播電視劇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燕莊一組組長張書林說,為了每天晚上能看到《大西洋海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這些電視劇,沒少往鄰居家的院子里跑。
張書林坦言,從黑白到彩色,從“凸面”到“平板”再到“曲面”,從手動撥臺到智能遙控,從標清到超高清,再到互聯網云電視,改革開放給燕莊村民生活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
露天電影是兒時的回憶 如今走進影院成為日常休閑的常態
如今愛看電影的宋海杰還在曼哈頓的奧斯卡影院辦了觀影年卡
談起小時候的生活,和張書林同為70后的沈莊村民宋海杰卻對老電影情有獨鐘。
改革開放初期,去影院看電影距離燕莊村民的日常生活較為遙遠。
“在農村長大的人,幾乎都有同一個愛好——看電影。農村的電影都是露天放映的,場地大多在馬路上或是村頭的曬場里,小時候看電影的趣事很多,至今都還印象很深。”宋海杰說,八十年代的時候,沈莊還比較落后,看電影幾乎成了唯一的娛樂方式,那時候如果哪家有紅白喜事就會請放映隊來村里放電影,所以,每次放電影沈莊都會像過節一樣,特別熱鬧。
宋海杰談起兒時看電影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那個年代村里還沒電話,哪個村晚上要放電影全靠村民口口相傳,不出幾個小時,方圓附近全知道了消息。那時候電影一般在晚上八點左右開始,有些孩子不等吃飽就搬著凳子來幕布前占地方。
“演電影和看戲不一樣,在幕布周圍看最合適,在屏幕近前往上仰頭反而看不見。” 宋海杰說,來晚的年輕人找不到座位,就索性上了街兩旁的房,沒有找到好地方的村民就爬到樹上坐樹杈,有時候人多沒有位置,我還在幕布后邊找個地方坐下看背面,情愿看的圖像是反的也樂在其中。
除了沈莊、燕莊、黑莊的,還有從外村來的,屏幕前人山人海,每場電影至少有五六百人。
“那時候影片很少,最常放的都是一些戰爭片,有《地道戰》、《南征北戰》、《大渡河》等等。”談起電影名字,宋海杰如數家珍,我最喜歡看的是《大渡河》,里面的臺詞差不多都能背下來,每次電影里到了關鍵情節,我們都會搶著先把臺詞說出來,生怕別人不知道電影看過很多次。
而說起印象最深的一次電影記憶,宋海杰告訴映象網記者,那是在鄭州金水路東明路旁的金燕影劇院放映電影《少林寺》,當時這部電影非常轟動。
“隨著電影里高亢有力的樂聲響起,一段段精彩的武打畫面呈現在眼前,那真是看的熱血沸騰,要不是父母攔著,真的就跟小伙伴們一起去少林寺了。”
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隨時隨地都可以看電影,影片選擇更是多樣化。
“以前看電影都提前兩個小時,甚至有提前一天兩天到電影院買票的,就怕買不到好的座位。”宋海杰說,前兩天剛帶著孩子去曼哈頓奧斯卡影院看了《海王》,拿出手機就可以在線選座,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拿到票看電影了,太方便了。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40年長足發展,河南文化產品實現了從供給不足到極其豐富的極大轉變,特別是影視行業快速躍升,創作活力持續迸發,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影視作品從“緊俏品”變成了“常用品”。
以前旅游當探親 現在出國說走就走
隨著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張炳瑞計劃明年帶著媳婦去美國自駕游
隨著10年前燕莊的整體拆遷改造和村集體資產的增長,以前靠種地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燕莊村民,做夢也不敢想,自己可以住進小區洋房,出門開汽車。
如今,走進電影院看電影、坐在家里收看電視、外出旅游,已成為燕莊人最日常的文化娛樂項目和文化消費方式。
“說起旅游,在我小時候簡直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陌生概念。”今年36歲的燕莊村民張炳瑞回憶起上學時,只能從課本上知道些許旅游的知識,“模模糊糊記得以前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游記,上面說的是一些外面的名山大川,那個時候就想,如果我也能游遍祖國的名山大川,將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啊。”
時代的發展讓旅游逐步走進千家萬戶,當年有幸出去旅游的人,除了很少一部分特殊工作需要外,多數都是探親或短途游,出行距離比較短,那個時候,能出省旅游的少之又少。
“還記得我第一次旅游是23年前,跟著父親到深圳皮鞋廠。”張炳瑞說,站在深圳最高的地標建筑國貿旋轉餐廳往下看,當時我都傻眼了,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的高樓大廈。曾經的神州第一高樓,深圳第一次創業的地標建筑,三天一層的深圳速度就展現在他眼前。
后來張炳瑞因為跟著父親做生意,經常出差到全國各大城市,工作之余,順便游玩。隨著去過的地方越來越多,張炳瑞便萌生了一個走遍全國,飛遍全世界的夢想,而自己開辦企業所賺的錢,大部分也投入進旅游之中。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中國人的旅行方式經歷了從早期的探親游、跟團游到自由行的演變,
2017年張炳瑞帶著孩子再次登上國貿旋轉餐廳看深圳,“現在國貿大廈所在的人民南路已經沒有原來那樣熱鬧繁華了,時光流逝,深圳和鄭州這些年的變化太快。”
改革開放40年間,中國旅游業的變化顯而易見。國內旅游人數從1993年的4.1億人次到躍升到2017年的50.01億人次,增長12倍多;國內游旅游收入從1993年的864億元到2017年的45700億元,增長52倍多。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星級酒店1.16萬家,旅行社2.79萬個,景區景點3萬多個,這一串串數字,清晰直觀地勾勒出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軌跡。
從1995年第一次來深圳開始,20多年來,張炳瑞走遍了國內大部分省份,也走出了國門,北美洲、歐洲、大洋洲、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張炳瑞說,隨著旅游方式的改變,他的孩子們再不像父輩那樣閉塞,經常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旅行,“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好日子,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燕莊語記
30+
燕莊村民張炳瑞:出國游不僅是休閑更是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只有走出國門才能更好的建設自己的家鄉。
40+
沈莊村民宋海杰:孩子平時的生活愛好和我一樣,就喜歡看電影,拿出手機點一點,就能下單選座看大片,太方便了。
70+
燕莊村民楊蘭菊:經常在小區和老朋友們一起聊天,大家一致認為現在日子這么好,一定要把身體養好,多活幾年,享受幸福生活。
大事記
1980年,燕莊村民楊蘭菊家購買了全村第一臺黑白電視機。
1980年,鄭州燕莊金燕影劇院動土興建,198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90年代更名為威威娛樂城。
上世紀90年代,燕莊村民陸續南下深圳創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正是無數個燕莊的蝶變騰飛,才造就了今日鄭州的繁華,點亮了今日河南的出彩。
燕莊的變遷歷程,濃縮了鄭州城市變遷的珍貴記憶。燕莊的前世今生,承載著鄭州城市變遷的典型故事。
改革開放40年里,出行工具、出行方式的改變,讓燕莊人走出一畝三分田,走向詩和遠方。
富起來的燕莊,居住環境優美,道路寬敞整潔。全新的生活方式,讓燕莊人,更懂得追求生活品質,更懂得如何創造美好生活。
40年后居者有其屋,隨著鄭州200多個城中村的改造升級,越來越多的村民成為市民,他們將以全新的職業和崗位重新融入這座日益崛起的國際化商都,而“城中村”也將作為一個歷史名詞在鄭州消失。
一帶一路、鄭歐班列、航空港、機場T2航站樓……對于燕莊人來說,這些熟悉的詞匯承載著濃濃的鄉愁。作為鄭州的門戶,機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城市乃至整個地區的發展水平,燕莊機場是新鄭國際機場的前身,也是屬于燕莊人集體的回憶。
交通工具的變化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巨變,其背后就是改革開放40年來河南交通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公交與地鐵組成立體交通網,讓燕莊的交通優勢凸顯,吸引了眾多國際一線品牌。
2006年初,鄭州市委、市政府為拓寬金水路,打通未來大道,決定對燕莊自然村這個城中村進行整體拆遷改造。其成功拆遷,也成了一個典范,被譽為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燕莊模式”。
如今的燕莊有著寬闊的馬路,四通八達的立交,地下飛馳的地鐵,頭頂高聳入云的大廈,還有成為鄭州掌上明珠的鄭東新區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