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10:33 來源:人民網-美麗鄉村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孟哲)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天然寶庫。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長江水生生物資源逐步衰退。今天,農業農村部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在湖北宜昌聯合開展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大規格子二代中華鱘150尾。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切實抓好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搶救保護,加力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爭取早日重現長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
韓長賦指出,保護長江水生生物,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刻不容緩、迫在眉睫。農業農村部會同沿江各省市全力以赴打響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發布實施中華鱘、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拯救行動計劃,持續組織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每年在長江流域放流各種魚類超過50億尾,有效促進了長江水域生態功能修復。明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施歷史性的“十年禁漁”。農業農村部將與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等社會各界加強務實合作,共同推動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和棲息地修復,切實有效形成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新格局。
為加強長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保護,農業農村部與三峽集團公司簽訂了《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及棲息地保護與修復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建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與棲息地修復長效體制機制,圍繞長江水域生態修復、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加大水域生態修復力度,實施瀕危物種拯救行動,開展關鍵棲息地修復,強化資源監測評估,推進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建設?;顒悠陂g,雙方共同為農業農村部宜昌中華鱘保護基地揭牌。
據悉,中華鱘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旗艦物種。20世紀后期,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中華鱘自然種群規模急劇縮小,2017年以來已連續3年未發生自然繁殖,野外親本數量僅有20余尾。此次活動放流的中華鱘將有助于補充恢復中華鱘野外種群資源。
統計顯示,目前四川全省辦理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養殖場共558家,主要養殖雜交鱘、胭脂魚、大鯢、中華鱉等;辦理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474家。何強表示,當前四川已把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行政許可納入了省級行政審批事項。
據專家測算,長江魚類性成熟年齡在3歲左右,實施10年禁捕,多數魚類可以完成三個世代的繁殖周期,實現水生生物資源數量多倍增加。交通運輸部長江航道局副局長王建斌說,目前在長江航道建設上采取生態設計,盡量在數量和選址上降低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漁政:是源自白堊紀古老物種 達氏鰉從江津區賈壩沱被釣起。江津區漁政站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2日14時訊(記者 邱小雅)“好大條魚,起碼有一百多斤。
36尾珍貴的中華鱘在養殖基地意外死亡,當地在建工地被指稱為直接“肇事”方。然而,在質疑聲中,一次次批示、約談和通知,甚至趕赴湖北荊州的工作專班,沒能救得了36條珍貴的子一代中華鱘的命。
浩蕩長江,橫貫荊楚大地——地處“長江之腰”的湖北省,擁有1061公里長江岸線,是擁有長江干線最長的省份。長江滋養了“千湖之省”的靈秀與繁榮,但長期粗放式的開發,也讓這一帶的生態環境污染嚴重,沿岸百姓苦不堪言。
中華鱘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距今有1.4億年的歷史,其身上保留著許多生物進化的痕跡,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湖北荊州恒升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恒升公司”)中華鱘養殖基地中華鱘死亡事件正在升級。到目前為止,在生態保護意義上更為珍貴的子一代中華鱘死亡數量已經達到36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