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3日15:00 來源:新華網
“逐影尋聲70畫”系列網評之十二:
浩蕩長江,橫貫荊楚大地——地處“長江之腰”的湖北省,擁有1061公里長江岸線,是擁有長江干線最長的省份。
長江滋養了“千湖之省”的靈秀與繁榮,但長期粗放式的開發,也讓這一帶的生態環境污染嚴重,沿岸百姓苦不堪言。問題在水中,根子在岸上。要解決長江生態環境問題,首先要實現沿岸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2018年6月初,湖北全面打響長江大保護十大戰役,著力開展沿江化工企業專項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整治、非法碼頭整治、非法采砂整治等工作。經過一年多的“長江大保護”,湖北交出了一份生態“綠色賬本”:完成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101家;騰退長江岸線150多公里;181個長江入河排污口被關停封堵或并入污水處理廠;長江沿線8市州查獲各類涉砂船舶699艘次……
今天的湖北,江中有凈水,沿岸有綠景。猛藥去疴,讓黃金水道煥發生機;高質量生態環境換回“江豚騰躍,中華鱘洄游”;水清岸綠的長江沿岸吸引了大批新興產業落戶湖北,以科技高度、投資強度、綠色程度、產業鏈長度、項目深度為內核的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的“辯證法”,正在荊楚大地上生花結果。
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湖北用壯士斷腕守住了一江清水,用實踐再一次證明:只要路子走對了,綠水青山就可以變成金山銀山!
作者:黃群慧(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并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目標之一。
2020年,制定“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這一年,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人民生活歷史性地邁上新臺階的一年。規劃是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取得重大進展,我國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
黃河落天,潤澤河洛;千年古都,洛水之陽。下一步,我們將樹牢問題導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高水平保護、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時下,云南大理市喜洲鎮洱海流域邊的近萬畝水稻進入收割期。在蒼山洱海之間,一片片成熟的稻田仿佛一塊塊金色的地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拍照留念,成為又一網紅打卡勝地。在洱海邊的喜洲古鎮,村落周邊流轉的3100畝的稻田里,收割機一趟又一趟的往返著,儼然一幅豐收的景象。
新華社鄭州9月26日電題:河南淅川:用綠色守護京津“水缸”——伏牛山看新變 貧困,曾讓這個山水之城付出沉重生態代價,陶岔渠首不遠處的湯山堪為見證。荊紫關鎮廟嶺村調整種植結構后,發展起千畝中藥、千畝櫻桃、數百畝核桃…… 綠色轉型讓群眾嘗到了“護水之甜”。
例如,大數據“殺熟”被明令禁止、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有了管理辦法、全國首部自貿片區立法將施行。《辦法》要求,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按照“誰生產、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履行相應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
剛才,大家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就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發展等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我相信,我國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學高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初秋時節,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生態廊道行進,就像走入了一幅山水田園長卷。洱海之濱的古生村,古樸的白族民居錯落有致,湖濱的木棧道旁草木蔥蘢。與洱海相伴十多年的上海交通大學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長王欣澤一直監測著洱海水質的變化。
為打造戶外運動小鎮,去年一條42公里的馬拉松賽道在界頭花海之中建成,成為全國唯一一條全程建在鄉村的馬拉松賽道,并成功舉辦首屆騰沖美麗鄉村花海馬拉松。類似界頭鎮、光明村這樣富了村寨、美了家鄉的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正在成為云嶺大地各族群眾奔向小康生活的康莊大道。
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推進環太湖地區城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形成系列配套保障措施,為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提供借鑒,為全國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