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0日20:23 來源:新華社
新疆莎車縣阿拉買提鎮墩吾斯塘村養牛大戶艾爾肯·奧斯曼開辦養殖合作社以來,在脫貧致富的同時還為村里的困難家庭提供技術指導和就業崗位,帶領大家摘掉貧困帽,走上致富路。
記者:阿曼 報道員:劉雯 依力汗江
編輯:郝廣鵬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16日晚間發布公告,同意西吉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寧夏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縣,50萬干部群眾全員參戰、合力攻堅,找準了致富路徑,斬斷了窮根,全縣面貌煥然一新。
62歲的馬鞍山村村民鄭林最近有件大喜事兒,他被黨組織列為入黨積極分子了。劉葉陽和扶貧工作隊推動馬鞍山村成立了山葡萄合作社,到農戶家中宣傳講解,聯系專家更新山葡萄品種。
駱駝之于沙漠,向來都是一道獨特風景。在科爾沁沙地東南邊緣的草甘沙漠,每到旅游季,常英、李順和他們的駱駝就會特別忙。“現在天冷,旅游的人不多,我們就沒把所有駱駝都牽到景區來。這三頭就夠了。”
5月15日,在柬埔寨干丹省莫穆坎普縣的斯瓦安普鄉,中國援助柬埔寨減貧示范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組長袁剛(左一)和柬文翻譯周冰姣(左二)與柬方政府官員和村民開會。中國援緬減貧示范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成員楊鶴松說,埃羌達村養豬示范項目的實施,提高了村民的養殖技術,有助于發展農村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今天(17日)是我國第7個扶貧日,今天上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北京召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首場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對今年獲獎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隆重表彰。
” 科左后旗依托北京內蒙古協作幫扶契機,有效整合就業扶貧政策資源,大力發展直接進村的扶貧車間。近年來,科左后旗投資2.5億元,建設78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年發電量4620萬千瓦時,帶動4973戶貧困戶連續20年每年每戶收益3000多元,同時帶動103個貧困嘎查村壯大集體經濟。
與此同時,陽信縣組建畜牧業聯席會議,大力建設標準化示范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培育專業化鄉鎮、專業村、專業合作社,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化肉牛養殖示范場。” 通過建設牲畜交易市場、數字化牧場、肉牛冷鏈深加工等項目,陽信縣共帶動科右中旗20個嘎查、200家合作社和1萬余養殖戶發展肉牛養殖。
山大溝深、十年九旱,過去,惡劣的自然條件嚴重限制了鷂子川村農業發展,耐寒、耐旱、耐瘠薄的馬鈴薯是村里為數不多的作物之一。近些年,西海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鷂子川村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飯桌上的菜式逐漸多了起來。
稻花村位于烏蘭浩特市東北,距市區7公里,人均土地面積少,過去曾是一個相對落后的村子,村民主要從事玉米種植,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集體常常是負債累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武曉娟/攝) 牛麗艷獲得的各種證書。
8月17日,沂南縣張莊鎮人民政府一位谷姓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沂南縣近日降水量非常大,涉事養牛場地勢較低,積水嚴重。16日,沂南縣縣委宣傳部公眾號發布受災情況通報稱,8月13日夜間至14日下午7時,沂南縣突降暴雨,全縣平均降雨量達342.3mm,張莊鎮降雨量達44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