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10: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李順和駱駝。 奧藍 攝
中新網通遼10月28日電 題:【文化扶貧在行動:內蒙古篇】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游飯、啟新生活
作者 奧藍
“帶著駱駝這樣騎一圈,就能賺好幾十。像這半年來,一頭駱駝能掙2萬元。”
駱駝之于沙漠,向來都是一道獨特風景。在科爾沁沙地東南邊緣的草甘沙漠,每到旅游季,常英、李順和他們的駱駝就會特別忙。“現在天冷,旅游的人不多,我們就沒把所有駱駝都牽到景區來。這三頭就夠了。”
圖為常英和駱駝。 奧藍 攝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散都蘇木車家窩鋪村地處科爾沁沙地邊緣,人均耕地少、土地貧瘠,此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2014年,當地政府開發建設草甘沙漠旅游景區,吸納當地貧困戶進入產業鏈。
如今這里的旅游季可以延續至10月底,每年吸引游客10萬多人次。在這里開農家樂的、賣農副產品的、售票員、服務員、保安等都是當地的村民……常英和李順是拍檔,也是景區里唯二經營騎駱駝旅游體驗項目的人。
“所有員工都是我們村老百姓。”王欣是草甘沙漠旅游景區負責人。據他介紹,在景區的帶動下,村子里所有貧困戶都脫貧了。
圖為科爾沁沙地中的兩名牽駝人。 奧藍 攝
“當時村里挑我們干這個,是因為身體不好、或者家庭比較困難。”51歲的李順以前靠種玉米為生,收成一直不太好。他年輕時干農活還傷了腰,之后就再也干不了重活。
“之前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別的啥也沒了。一個農村老爺們,再能掙能掙多少錢啊。又趕上媳婦生病、孩子上學,能不窮么?”常英今年53歲,說起以前的日子也直頭疼。“吃喝穿戴咱就別說了,過年時連10塊錢都拿不出來,甚至都沒有人敢借錢給你。”
常英告訴記者,他們如今已經有9頭駱駝和20多匹馬。“我們2015年就開始干這個了,最開始的駱駝和馬都是景區給的。2016年手頭逐漸寬裕之后,我就花2萬多把駱駝買下來,之后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駱駝平時由常英和李順飼養照顧。景區營業時,游客們可以坐著兩人牽著的駱駝按照固定線路游玩。景區中的騎馬項目也由他二人包攬。
“以前沒錢,我大女兒早早就輟學了。如今也在景區當服務員,準備談婚論嫁了。老二老三現在都是大學生,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我也能承擔。”常英談起如今的生活,很是感慨。“這個景區是把我救了。家里負擔輕了,我愛人身體也變好了,之前她的精神壓力也很大。而且現在有錢了,也看得起病了。”
“這些年家里的變化真的是太多了,我連之前給父親看病借的20多萬元也都還完了。”李順告訴記者,他在牽駱之余還養牛養羊。“我蓋了牛棚和羊圈,之前申請了5萬元的貧困貸款買牛。如今家里養著十幾頭牛、50多只羊。”
“我現在,是終于緩過來了。”說到這里,李順長長出了一口氣。
常英告訴記者,他的經歷讓不少鄉親的想法發生了改變。“村里人看你富了,也都想著跟你比。大家都各想各招,找自己的發財門路。”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了解到,當地現在正在實施“旅游+扶貧”策略,形成“一戶帶動多戶、一產帶動多產、一景區帶動一片”的規模效應。
如今草甘沙漠景區已是淡季,游客日漸稀少。再過些天,常英就要牽著駱駝外出“走穴”了。“周圍企業或者店鋪剪彩,總會邀請我牽著駱駝去,一頭駱駝一次能掙幾百塊。駱駝在冬天時毛發是最好的,濃密好看。”(完)
盡管四面環水,出入都需乘船,但山西河曲娘娘灘村87歲的李順奇仍然堅持住在這個黃河“孤島”上。李順奇說,灘皮地費力不高產,下地干活,人和騾子都得坐船,幾百米遠也得帶一天干糧,畝產卻只有幾百斤。
李順業,男,漢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鞏義市站街鎮柏溝嶺村種植專員,主要從事農作物種植嫁接指導工作。作為柏溝嶺村種植致富第一人,李順業積極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大家響應國家好政策,致富鄉鄰帶領貧困戶增收。
申紀蘭如今84歲,她恐怕是健在并活躍于政壇的新中國最老資格的農業勞模了,是至今唯一從一屆連任至十二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新中國成立不久,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464人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19日下午,正在云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李順發家。李順發請總書記同他們一起制作新年傳統食物大米粑粑,習近平高興地同他家人一起操作起來。監制丨申勇
10月24日上午9點,海軍五項航海技術在海軍工程大學木蘭湖校區拉開帷幕,中國隊獨攬前三。男子組也斬獲佳績,在男子個人航海技術中,中國隊楊錦、程奉瑄、葉任堂分別以3分33秒7 、3分34秒、3分37秒4的好成績包攬前三。
山西省平順縣的西溝村,地處太行山區,因陸續走出了李順達、申紀蘭等全國勞模而聞名,全國最早的農業生產互助組也在這里誕生。西溝村村委會副主任 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周王亮:大隊(村集體)搭好臺,叫你來掙錢,掙上錢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