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7日10:23 來源:澎湃新聞
5月5日下午至6日中午,約20個小時內,廣東虎門大橋多次發生抖動現象,引起外界關注。
虎門大橋的東側,是東莞虎門鎮,虎門大橋的管理單位——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虎門大橋公司”)坐落于此。在該公司的辦公區域,有多角度、較為清晰的實時監控畫面,可遠程監測虎門大橋的情況。
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對虎門大橋路面的實時監測畫面。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攝
5月6日下午,通過觀看實時監控畫面,以及在大橋東側橋底走訪,澎湃新聞記者均未發現虎門大橋還有抖動現象。
當晚,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工、業務總監、著名橋梁專家吳明遠,廣東虎門大橋大修辦公室副總工程師張鑫敏在虎門大橋公司接受媒體采訪,就媒體提出的一些問題作出了解答。
綜合他們的說法,到6日中午左右,距離虎門大橋第一次抖動約20小時后,抖動現象已基本停止;抖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在橋面設置了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這與虎門大橋多年來的超負荷運行無關;經專家組初步認定,此次抖動屬于渦振,對橋梁安全無影響,6日晚專家組會進一步研判。
截至6日晚,虎門大橋仍處于雙向全封閉狀態。抖動發生后,相關工作人員正對大橋進行檢測。大橋的恢復通車時間尚未確定。
6日下午,在虎門大橋底下眺望,肉眼看不出橋體有振動。
約20小時后渦振基本停止
5月6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來到虎門威遠炮臺舊址附近,這里臨近珠江口,是虎門大橋的東側橋底,可眺望大半個大橋。
當天的溫度很高,微風拂面,當地氣象信息顯示,有南風3級,這比前一天的5級風略小了一些。從此處長時間觀察虎門大橋,肉眼看不出大橋有抖動的現象。
多位威遠炮臺景區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5日下午,他們曾看到虎門大橋有明顯的抖動;6日上午,仍可見輕微抖動,但下午就看不到了。
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說,此前,有強臺風來襲時,虎門大橋都正常開通,開車從上面經過,也能感受到一定的晃動,但都平安無事。這名工作人員還留意到,10多天前,虎門大橋又開始維修了。
綜合此前官方通報及媒體報道,5月5日14時許,虎門大橋出現較為明顯的抖動,隨后大橋雙向車道均被封閉。5日21時許、6日凌晨,從實時監控畫面可見,大橋仍有輕微的抖動。
對此,6日中午著名橋梁結構專家,國際橋梁與工程協會主席葛耀君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拆掉水馬后,虎門大橋渦振于5日16時暫停;5日20時,大橋再次發生渦振。葛耀君說,已經安排儀器觀測數據,對二次渦振的成因進行調查。
而5日晚,張鑫敏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虎門大橋是大跨徑懸索橋,屬于柔性結構,抖動發生后,把橋面的水馬清理了,風速也減小了,渦振就小了很多,之所以仍有抖動,可能是慣性的原因,渦振會慢慢自動消除。
6日晚,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時,吳明遠介紹說,至6日12時30分左右,虎門大橋的抖動基本沒有了,大橋也差不多恢復正常。
吳明遠表示,虎門大橋這樣的大型懸索橋,重量很大,應該在1.5萬噸以上,像這么大的一個橋,若發生渦振,需要足夠的時間平息。從5日到6日中午,經過了約20個小時,抖動現象基本平息了下來。
車流量長期超負荷,專家稱渦振與此無關
發生抖動的虎門大橋,是珠江口一座連接東西的大跨徑懸索橋。它東起東莞虎門,西接廣州南沙,線路全長15.76千米,主橋全長4.6千米,于1997年6月建成通車,總投資約3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虎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化懸索橋,曾獲詹天佑土木工程獎。該大橋防震等級為7級,防臺等級為61米每秒。
澎湃新聞查閱文獻資料發現,風洞試驗和理論分析表明,虎門大橋的抗風穩定性是有保證的。一位橋梁工程領域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橋梁的設計抵抗風速一般都在25米每秒以上,虎門大橋這次僅遭遇約5級左右的風,若無特殊情況,不會對大橋造成影響。
作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過江通道,虎門大橋的東側有東莞、深圳、惠州等城市,西側有廣州、珠海、中山、佛山等城市,多年來大橋的車流量非常大,常處于超負荷運行的狀態。
虎門大橋的設計標準為日均8萬車次,1997年建成時,其日均車流是1.84萬標準車次,到2018年日均車流達16.9萬標準車次,飽和值超2倍,年平均增長11.5%。最高時,虎門大橋的日均標準車次達到17萬。
2019年4月,位于虎門大橋北方的南沙大橋通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流作用,緩解了虎門大橋的通行壓力。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的首日,虎門大橋車流量約10.61萬次,而南沙大橋車流量為20.58萬車次。
伴隨長期超負荷運營,虎門大橋需重點“保養”。如2019年8月,虎門大橋曾進行一次維修,虎門大橋公司當時稱,大橋段長時間處于超負荷運營,導致懸索橋、輔航道橋東引橋、太平大橋、廣濟2號橋、大涌橋及深灣橋等6處橋梁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經相關交通檢測機構綜合檢測與評估,虎門大橋宣布部分路段限制貨車及40座以上客車通行。
今年3月,虎門大橋公司開始按計劃對虎門大橋高速往京珠高速廣珠段方向懸索橋鋼箱梁進行檢測、維修。今年“五一”假期期間,虎門大橋高速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全天禁止貨車和40座及以上客車通行,其原因是:根據虎門大橋橋梁安全檢測維修工作的需要,為確保橋梁結構安全。
此次渦振是否和大橋長期超負荷運行有關?
吳明遠表示,雖然車流量大,在車輛符合荷載標準的基礎下,橋梁的運行是安全的。虎門大橋基于各種原因對車輛有嚴格的限載要求,不會存在安全問題。
張鑫敏也表示,虎門大橋的養護一直正常運行,甚至高于國家規定養護標準,增高了檢測頻率,“國家要求三年一次,我們提高到了一年一次”。
專家組會進一步研判
澎湃新聞檢索公開信息、媒體報道等,未發現“虎門大橋此前發生渦振”的內容。
對于此次渦振的發生,廣東省交通集團通過微信公號發布的通報顯示,經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于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據澎湃新聞了解,上述水馬被設置在虎門大橋的兩側,高約一米多,外形為紅色。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此類水馬的材質為塑料,內部中空,為了固定,會往里面加水。
5日下午發生抖動現象后,水馬被緊急拆除。
前述橋梁工程領域專家向澎湃新聞表示,維修橋梁時,橋面兩側放置擋墻(水馬)的現象并不常見,由于目前不知道現場的具體情況,為何要放置擋墻,不好判斷,“可能是維修的時候,做臨時護欄用的”。
目前,虎門大橋有限公司等單位尚未披露,在虎門大橋橋面兩側設置水馬,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的通報稱,根據現有掌握的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此次振動也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后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上述橋梁工程領域專家表示,虎門大橋是懸索橋,屬于柔性結構,“如果后續不再發生類似渦振的話,影響不大”。
張鑫敏、吳明遠均表示,影響橋梁安全的是顫振,影響行車舒適性的是渦振,此次虎門大橋的抖動屬于渦振,對橋梁安全沒什么影響。張鑫敏說,抖動發生后,工作人員正對大橋進行專業的檢測。
吳明遠解釋說,5日晚,專家組開會對虎門大橋抖動進行研究,認為這次的抖動是渦振產生的,“渦振對橋梁結構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如果長時間發生渦振,會有‘疲勞’的問題發生。”
吳明遠還表示,約20個小時后,虎門大橋的渦振已基本平息,他個人認為,大橋應該是安全的,6日晚專家組會繼續開會做這方面的研判。
水馬(用于分割路面的塑制殼體障礙物)
水馬是一種用于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擋的塑制殼體障礙物,通常是上小下大的結構,上方有孔以注水增重(故稱水馬,注:不可充水的木質或鐵質可移動障礙物稱為拒馬),部分水馬還有橫向的通孔以便通過桿件連接以形成更長的阻擋鏈或阻擋墻。
一般用于道路交通設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及天橋街道路口常見。
5月15日上午9時起,臨時關閉10天的廣東虎門大橋恢復交通。虎門大橋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于1992年動工建設,1997年建成通車,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跨度鋼箱梁懸索橋。
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發生明顯豎向彎曲振動現象,大橋管理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采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5月13日晚,在虎門大橋懸索橋恢復交通評估會上,特邀專家組認為,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大橋管理方已采取抑振措施,并落實恢復交通前的準備工作,同意恢復交通運營。
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發生明顯豎向彎曲振動現象,大橋管理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采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5月13日晚,在虎門大橋懸索橋恢復交通評估會上,特邀專家組認為,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大橋管理方已采取抑振措施,并落實恢復交通前的準備工作,同意恢復交通運營。
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發生明顯豎向彎曲振動現象,大橋管理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采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5月13日晚,在虎門大橋懸索橋恢復交通評估會上,特邀專家組認為,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大橋管理方已采取抑振措施,并落實恢復交通前的準備工作,同意恢復交通運營。
5月1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組織召開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來自國內檢測、設計、科研、施工
針對網傳虎門大橋38號吊索鋼絲斷裂引發該橋振動的消息,虎門大橋管理方11日對外通報稱,網傳消息不實,管理方已于2019年對38號吊索完成更換。2019年2月,虎門大橋管理方在對橋梁進行巡檢時,發現西行38號吊索外側一根吊索局部異常,立即組織專業檢測單位到場檢測,對該吊索及周邊區域吊索進行詳細檢查。
今日,9時據微博@交通發布,據專家分析,水馬是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此前報道,5月5日14時
對于網絡熱傳的虎門大橋“38號吊索鋼絲繩索斷裂”“主纜腐蝕嚴重”等說法和圖片資料等,5月11日上午,大橋運營公司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復澎湃新聞表示,這些是以前的資料,“不是今年的”。
新華社廣州5月7日電5日下午,虎門大橋因發生異常抖動,已施行雙向全封閉。記者采訪了解到,振動發生時,大橋管理部門正在進行懸索橋吊索更換養護,確實在大橋的跨邊護欄設置了水馬。
從5月5日下午開始,廣東虎門大橋出現大幅度振動,基于安全考慮,大橋實施了雙向交通管制并請專家組到現場進行指導。截至今天(5月7日)早上,大橋仍在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