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3日18:17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精準脫貧有力推進,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穩步提高;2019年要實現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加大攻堅力度,提高脫貧質量。
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找到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可以有效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上海陸家嘴,初升的陽光開啟了繁忙的一天,撈粉、放佐料、上湯,一碗碗冒著熱氣的羊肉粉被端上餐桌,這些食材全部來自千里之外的貴州省習水縣大安村。2012年,楊澤回鄉創業,在大安村辦起了麻羊育種養殖場,帶領村民養羊。2015年,他開起了羊肉粉店。后來,連鎖店開進北上廣,麻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每年,楊澤都要幾十次往返于溪水與上海。大安村的村民覺得,他為村子脫貧幫了大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貧困地區地理條件差異大,資源類型豐富,應該深挖特色,發展有機生態農業和旅游業,發展有競爭力、高品質和高附加值的特色產業。
福建武夷山地區擁有獨特的丹霞地貌,氣候濕潤,種植茶葉就成為當地農民脫貧增收的特色產業。
全國政協委員 何一心:目前的茶葉僅局限于我們平時的喝茶、泡茶,但是這一片茶葉提取還有很多文章,深加工方面、美容產品、洗護產品,還有食用油,更深的就是這一片茶葉里面的各種的成分的提取,能運用于醫療、保健等等。研發的成果帶動普通的茶農,以至邊遠地區貧困的茶農,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舉措。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越是到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越要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
既要發展產業,還要有市場,有渠道,才能將脫貧落到實處。為農戶、涉農企業提供精準的公益和商業服務的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覆蓋中國所有行政村。在廣東,這一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全國政協委員 王晶:數字鄉村平臺,一個是為農民增產,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工業品下行,比如說農技、農機,還有一些特殊的一些好的技術;第二個就是可以幫助農民增收,政府也可以幫助來打造大的品牌;第三,這個平臺是一個公共服務平臺。
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走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讓脫貧落到實處,是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之一。
?近年來,江蘇如皋市聚焦發展長壽特色產業,挖掘培養特色鄉土人才,取得長壽產業與鄉土人才同頻共生的“聚核”效應。
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鎮哪嘎村,這里地理位置偏遠、交通閉塞、農業基礎設施滯后,村民們大多靠天吃飯,外出務工人員眾多,屬于典型的空殼村。但伴隨著村里柏油路的打通以及養殖綠殼蛋雞、種植食用菌等產業的發展,哪嘎村熱鬧了起來,漸漸告別了“山旮旯”。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385個,累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935件,核準專用標志使用企業9224家,建設24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涵蓋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三區三州”。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脫貧攻堅,交通先行”。截至今年10月,5年來,全市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7.9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103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790公里,改造危橋384.6延米。
甘肅省政府21日宣布,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截至目前,中國甘肅、廣西、四川、云南、新疆、安徽、江西、青海、西藏、內蒙古等21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烈日下的伊河,清麗而靜謐,用碧綠色的涼意滋養著近旁的新南村。這里是河南省欒川縣境內的“新南水岸·鐵路小鎮”。在靠近岸邊的村莊廣場上,一列綠皮火車仿佛即將鳴響汽笛、啟程而去,與周邊古樸、整齊的民房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鐵路小鎮”圖畫。
南陽市工信局黨組成員陳金波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華為云的推介分享,不斷推動南陽工業企業融入“數字云”,南陽工信系統要加大力度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南陽市智能制造產業快速發展。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832個貧困縣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超過100萬個,每個貧困縣都形成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能力強的扶貧主導產業。產業扶貧已成為覆蓋面最廣、帶動貧困人口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貧舉措。
日前,江西省南昌市灣里管理局洗藥湖管理處紅星村種植的100余畝高山有機皇菊進入盛花期,當地菊農抓住晴好天氣加緊采摘、搬運、分揀、烘干皇菊,供應市場。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11月3日,紅星村村民在分揀高山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