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15:10 來源:工人日報
熱鬧起來的哪嘎村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鎮哪嘎村,這里地理位置偏遠、交通閉塞、農業基礎設施滯后,村民們大多靠天吃飯,外出務工人員眾多,屬于典型的空殼村。但伴隨著村里柏油路的打通以及養殖綠殼蛋雞、種植食用菌等產業的發展,哪嘎村熱鬧了起來,漸漸告別了“山旮旯”。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村里的老支書鐘世秀。
今年62歲的鐘世秀是土生土長的哪嘎村人。2014年,鐘世秀就卸任了哪嘎村黨支部書記職務,但她仍然行走在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道路上。鐘世秀借力政策扶貧,成立以村委會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綠殼蛋雞、長白豬養殖,種植食用菌等特色產業,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把規?;N養殖作為優勢特色產業來發展,帶動百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為鄉親們找到了一條綠色發展的小康之路。
1998年,40歲的鐘世秀以苦干加實干的精神,贏得了廣大黨員群眾信任,在當年哪嘎村支部換屆選舉時,以高票當選為該村黨支部書記。“那時候,哪嘎村還是清一色的土墻茅屋,不通公路。沒有電和自來水,也沒有通村公路,平時運輸全是靠人挑馬馱,是百花湖鎮數一數二的窮村。”鐘世秀回憶道,盡管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僅勉強能夠糊口,長期在溫飽線上掙扎。鐘世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提出修一條公路同大山外連接,打通哪嘎村發展的“大動脈”。然而“占用土地、花費時間長、工程造價高”等諸多問題擺在眼前,許多村民因此動搖了。鐘世秀并沒有放棄,她一家一戶地跑,給大家做思想工作。另一邊她放棄了請工程隊修路的打算,轉而利用從村民那里籌措來的6萬元,帶領村民大干兩個月,硬是把3.5公里的進組公路修通了。
路修通了,村民們到底該怎么致富?鐘世秀開始不斷地跑市場。從2004年開始,她先后向市里爭取到了“雙帶致富”項目名額,結合本村樹林茂密的特點,探索“林下養雞”的路子;同時,實驗培育雞苗,經過她的不斷研究,摸索出更成熟的養殖技術,她將這些技術無償傳授給村民們,并積極幫助村民聯系銷路,讓村民的人均收入又翻了好幾番。
為拓寬哪嘎村綠殼雞蛋的銷售渠道,她和新當選的村支書兩人手提綠殼雞蛋穿梭于社區和各大餐館酒店進行推銷,努力把哪嘎村的綠殼雞蛋送上貴陽市民的餐桌。慢慢地,雞蛋的銷路打開了。
然而,很多村民對于養殖綠殼蛋雞還是有諸多疑慮。為此,鐘世秀挨家挨戶找村民算經濟賬,鼓勵他們發展綠殼蛋雞養殖。同時,層層上報哪嘎村林下綠殼蛋雞養殖方案,終于爭取到對哪嘎村林下綠殼蛋雞養殖產業項目的支持。昔日沉寂的哪嘎村,開始熱鬧起來,養雞產業已帶動15戶村民參與養殖,創收50余萬元。
2016年,由鐘世秀發起成立的觀山湖區森林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集體經營、多元入股的方式,盤活村里閑置土地12.3畝,參與的村民可享每畝每年600元的土地入股分紅。同時,帶領建檔立卡貧困戶13人就業,每人每月穩定收入2000元以上。
如今,哪嘎村的村民不僅生活好了起來、腰包鼓了起來,有的村民甚至有了自己的產業,紛紛將土墻房換成了小樓房,曾經“吃不飽”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李豐
2015年以來,貴州先后啟動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組組通”硬化路三年大決戰等攻堅行動,全省農村公路新改建里程5.9萬公里,建成7.87萬公里通組硬化路,實現30戶以上村民小組100%通硬化路。
題:讓扶貧產品更暢銷、向農業品牌要效益——從農交會熱詞看“三農”發展新態勢 “十三五”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品牌化帶來了生產標準化,推動了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黃埔區幫我們修建了盤山公路,想方設法提升種養技術,打開茶葉銷路,讓都勻毛尖茶直接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農業園區里熱火朝天勞作,扶貧車間里有條不紊抓生產,外出務工“點對點”幫扶,開發公益性崗位兜住“民生底線”……行走在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隨處可見群眾忙碌的身影。從深山土屋搬進城區樓房,從“留守媽媽”到“人工智能標注師”,陳霞的生活變遷,只是貴州188萬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走上小康路的一個縮影。
林下經濟是依托森林資源和林下空間,發展種植、養殖、林產品采集加工和開展森林景觀利用的一種復合經營模式,是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提升森林綜合效益的有效途徑。其中:林下種植面積330萬畝,包括食用菌、中藥材、茶葉等;林下養殖面積310.9萬畝,包括林下雞、蜂、家畜等。
就在同一年,代化鎮被確定為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由貴陽市對口幫扶。” 眼下,走進這個360多畝的蔬菜基地,放眼望去,40個大棚整齊排列,棚內不時有群眾在翻耕土地、移栽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