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14:46 來源:科技日報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正式啟動商用一年多以來,5G正在一步步把人們對未來信息生活的想象變成現實。它對于消費者而言意味著什么?5G消費又有哪些發展趨勢?
近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房愛卿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針對這些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適度超前,布局5G網絡基礎設施
“5G商用一年來,中國5G行業穩步、快速發展,創造了一系列領先世界的創舉。”談到當前5G的發展態勢,房愛卿如此評價。
他舉例說,今年,中國建設開通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將5G信號帶上珠穆朗瑪峰;不僅如此,深入地下500余米的煤礦井下5G網絡開通,創造了最深地下5G網絡的紀錄。
房愛卿介紹,目前中國擁有全球體量最大、覆蓋最廣的5G網絡,5G基站達70萬個,占全球比重近7成,連接超過1.8億個終端。
“以龐大的網絡為基礎,我國大力推進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真正使5G的發展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新型工業化的進程。”房愛卿也觀察到,5G技術已經開始走入服務業,越來越多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當然,目前5G技術實際的應用場景總體上仍明顯落后于技術開發和基礎建設是業內的普遍共識,缺少核心應用導致運營費用偏高、成本回收較難也是不爭的事實。”房愛卿指出。
不過他認為,在技術開發不斷推進的基礎上,適度超前推進5G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業態穩步發展,以網絡建設帶動應用開發更有戰略價值。
消費領域,5G將觸手可及
對于5G的商用趨勢,房愛卿認為,總的來講,技術含量高、人工成本高、操作危險性高、跨界融合度高的行業,5G商用發展快。
房愛卿舉例說,曾經的流通產業領域,大量依賴人力管理倉儲、分揀、投送。進入5G時代,誕生了大量的智慧倉儲、無人配送站點乃至智能物流基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則誕生了“5G+無人防疫車”等新應用。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5G將觸手可及。”房愛卿介紹,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國5G用戶數已超過1.1億。今年1月—7月,全國5G手機累計出貨量為7750.8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總量的44.2%。5G終端琳瑯滿目,產品的梯度逐漸完備,價格也將持續下探。
房愛卿認為,在此基礎上,5G技術將從兩個方面改變消費者的生活:一方面,連接無延時,消費場景自由選擇;另一方面,機器代替人工,智能服務將成常態。
“隨著5G技術的成熟和落地,智慧家庭、智慧養老、智慧育嬰、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名詞背后都將誕生豐富的生活服務產品。”房愛卿說,智慧服務將成為日常生活領域的新常態。
5G消費,將呈現幾大趨勢
未來,5G消費將呈現出什么樣的發展趨勢?房愛卿勾勒出幾大方向。
“5G時代來臨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為消費者帶來提前體驗產品效果的機會。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在線體驗的產品門類將會不斷豐富和擴大。”在房愛卿看來,新技術與傳統“逛街”的享受形成互補,將實現消費體驗的全面升級。
此外,房愛卿分析,5G技術的支持,打破了在線選購商品的諸多限制,可以通過網絡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品類將非常豐富。5G時代,人們可以消費的產品正經歷著一輪全面爆發。
從消費的便利化程度來看,房愛卿提到,隨著5G數據技術和網絡傳輸開始普及,VR(虛擬現實)看房開始能夠切實保證“真”與“快”。他相信,類似的例子或者更新穎的形式在各行各業都會越發普及與豐富,5G技術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個性化消費領域更將受益于5G技術。“在5G網絡提供的數據保障下,消費者可以繞過目前普遍繁瑣的手續,通過相應的網絡門戶訂制產品,營銷和生產方的系統中同時生成訂單和產品需求。”房愛卿指出,基于5G網絡技術,消費者通過商家的平臺,直接連通工業互聯網、直接與工廠生產環節對接將變為可能。
來源:科技日報
一次綁定車牌和支付方式,全城停車都能通用,進出不再需要掃碼支付,開出停車場后自動結算,實現無感支付。貴港市副市長楊紹麗在博覽會上介紹,目前貴港市智慧教育云平臺注冊在線學校1227所,覆蓋4.3萬名教師和82萬名學生,基本實現基礎教育階段全覆蓋。
法馬通中國區總裁方瑋表示,中國在“十四五”期間將努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法馬通今后將繼續參加中國能源革命,助力綠色發展。踐行與進博的未來之約,參展企業以進博為窗口,窺見中國市場更大的機遇,從參展商成為投資商,堅定加速深耕中國、擁抱中國的決心和力度。
我們“入侵”了智慧城市“大腦”,發現它真的會思考:智慧公交可根據地圖大數據統計路況信息,通過公交優先功能調整紅綠燈配時,實現精準到站,乘客不用擔心公交“遲到”或“早退”。
“以前報稅、領發票要帶很多材料,排隊時間很長。在企業開辦、繳納稅費、戶籍戶政、出境入境、交通交管、社保民政、不動產登記、住房公積金等民生重點領域,16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市通辦”。
近日,新華網記者跟隨“2020·指尖城市網絡主題活動”走訪武漢市多個地點。武漢市公安交管局負責人表示,武漢市將力爭創造一流交通環境助力城市發展,為千萬武漢市民提供更加安全美好的交通環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記者 王婉瑩/攝 智慧受理區的一對多智慧受理臺位,助力民警變身為“三頭六臂”的多面手,同時可服務三名群眾,減輕民警負擔,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人工受理區,研發配備了全功能受理臺,聚合了受理、生物信息采集、智能繳費、引導接觸服務等功能,“實現一次排隊、一窗辦結”。
近年來,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在重慶風起云涌。受理員在重慶江北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進行案件處置工作。孔繁鑫 攝 走進24小時自助服務廳,即可見出入境自助簽注機、稅務自助查詢機、不動產自助查詢機等30余臺智能自助服務終端設備。
近日,新華網記者跟隨“2020·指尖城市網絡主題活動”走訪重慶市多個地點。以“互聯網+”為政務服務賦能,“渝快辦”政務服務系統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走過的光輝歷程,深刻總結了經濟特區40年來堅持改革開放獲得的寶貴經驗。今年初,鹽田區人民政府與平安、騰訊、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服務項目總承包合同簽署儀式。
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重慶市氣象局著力建設智慧氣象“四天”系統,大幅提升天氣預報準確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