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17:1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光明日報評論員
“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習近平總書記11月24日出席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中國今日之成就,正是廣大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不畏艱苦、努力進取、不斷奮斗的結果。在70多年的新中國發展成長歷史中,各條戰線英雄輩出、群星燦爛,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主力軍,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譜寫了“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實現奮斗目標,開創美好未來,我們必須弘揚勞模精神,做到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實現奮斗目標,禮贊勞動創造,我們必須踐行勞動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實現奮斗目標,爭取人人出彩,我們還要堅守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正處于“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的關鍵時期。
如何踐行好《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更應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始終高度重視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必須緊緊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開啟新征程,揚帆再出發,努力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新形勢下,我們要繼續學先進趕先進,用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把黨和國家確定的奮斗目標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以民族復興為己任。面對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并深刻影響國家進程的世界環境,廣大勞動群眾更要密切關注行業、產業前沿知識和技術進展,勤學苦練、深入鉆研,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6日 01版)
擇一事,從一生,在勤學苦練中傳承“匠心”,這是對河南中煙南陽卷煙廠電工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楊光露的寫照。楊光露借助創新工作室開展“創新藍海”“榜樣發展”“精英騰飛”等多項計劃,形成了“敢創新、能創新,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工匠團隊”。
在花都鄢陵,有一個靠果樹栽培育種和寫論文出名的“泥腿子”“土專家”,他以農民身份當上貨真價實的鄢陵縣林業科研所所長。
從業17年的馮立雷是中建二局二公司中原分公司的總工程師,除了榮獲第三屆“中原大工匠”之外,還先后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建二局青年科技之星、河南省工程建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等榮譽。
“從拿起焊槍參加工作,我已經在電力建設領域摸爬滾打24年”。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焊工教練、高級技師陳建平感慨的說到。
今年72歲的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趙留安從事烹飪行業已經整整60年。60年來,他都在為傳承豫菜精髓,發揚豫菜文化而努力。
“之所以堅持創新38年,就是覺得石油人就要老老實實落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談到堅持創新的動力,朱一斌這樣解釋。
”1996年,陳建平經過2年的學習,走上了焊工生涯,他始終牢記父親的話,手臂上的傷疤也見證了他20多年以來對焊接工作的執著與堅守。從學徒到熟練焊工,再到鍋爐焊接質檢員、技術員,從普通工人到技師再到高級技師、焊接技能教練……陳建平在師傅指導下不斷學習,在弧光閃耀中鍛煉,在焊花飛濺中成長。
似乎與焊槍結下了不解之緣,17歲的方剛小伙,第一次拿起焊槍便再也沒有放下,憑借鉆研與努力逐步成長為一名焊接技能專家。2020年12月1日,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走進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鄭州),走進中原工匠陳建平的故事。
12月1日上午,河南省總工會、河南省委網信辦在鄭州聯合啟動2020河南省“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河南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巖松出席啟動儀式并為采訪團授旗,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寇武江宣布活動啟動。
污水處理廠就像一座城市的腎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第一道防線,也是維護綠水青山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