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抗美援朝70年·老兵】張中信:用紅色記憶激勵兒女們奉獻國家

2020年10月23日14:33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后,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們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精神矍鑠、充滿勁頭。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映象網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聽他們的抗美援朝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致敬英雄“老兵”。

映象網記者 楊增強 實習生 陳蒙樂 通訊員 馬向珂

【人物名片】

張中信,1934年出生,今年86歲。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四川入伍十一軍通信連,1950年2月卅一師司令部通信員,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五次戰役,1951年5月十二軍卅一師九十二團通信連。1951下半年參加狙擊戰,1952年10月參加上甘嶺戰役。1952年十月因在上甘嶺戰役戰斗勇敢受團級表揚一次。

扛起步槍上戰場 

10月21日,記者來到現居汝州的抗美援朝老兵張中信的家中。講起抗美援朝戰爭,張中信一下子來了激情。

1951年3月,16歲的張中信隨部隊坐車到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下了火車步行過鴨綠江到朝鮮,白天休息,晚上走,一路上自己帶干糧,一個人32斤炒面,綠布縫一個口袋裝好,架在脖子上。到朝鮮直接上戰場打“五次戰役”,他們用的是水連珠步槍,美國用的是半自動步槍,把敵人打死以后就換成他們的武器打他們。“那個時候,朝鮮人民說,你們扛支步槍就是去送死,結果我們一次、兩次打勝仗,接著三次四次勝利,朝鮮人民再看到我們就朝我們伸大拇指。”張中信高興地說。

張中信部隊的代號是920,美軍在飛機上喊話:“消滅920”。“記憶深刻的是美國四個師包圍我們兩個師,當時我們在沒有后援的情況下,連續打了十幾天。打著退著就退出來了,那一次戰爭傷亡慘重,很多戰友就長眠在了朝鮮戰場。”說到這里,張中信老人眼含淚花。

激戰上甘嶺

1952年上半年,張中信到92團指揮團,當年八月份接到電報,命令部隊返回到上甘嶺,打上甘嶺戰役。

“在上甘嶺,你說怕不怕,都沒有想過那回事,就想著咋完成任務。”張中信老人仍然一腔熱血。

有七八天時間,敵人的陣地就在他們頭頂,當時的營長安排兩個人不間斷去查看敵人的情況,回來后張中信向炮臺傳達信息指定位置發射炮彈。在陣地上,敵人來時,當兵的都不拿槍了,都是一人兩箱手雷。張中信所在的是五號陣地,一天都會消滅三五百敵人。在上甘嶺打了四十多天 ,有一次指揮所說出去看看敵人是什么單位的,連長派了兩三個人出去,大概一個小時后回來渾身全是泥和血,說外邊根本沒有全尸。

打上甘嶺戰役,大概有三十萬顆炮彈打向方圓兩平方公里的陣地內,整個陣地山頭打下去2米多,都是坑,連個石頭都沒有,加上下雨,地下全是泥和血。

1952年底,在檢查身體時,張中信被檢查出肺結核,被送往黑龍江密山縣25院,在醫院住了半年康復。1954年回到了老家。

采訪中,86歲的張中信幾次哽咽,經歷過殘酷的戰爭,享受到今天的和平生活,張中信感到十分滿足,常常用這段紅色的記憶激勵自己的兒女不計個人得失,為國家奉獻力量。

文章關鍵詞:抗美援朝70年 責編:李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