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14:17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后,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們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精神矍鑠、充滿勁頭。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映象網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聽他們的抗美援朝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致敬英雄“老兵”。
映象網記者 徐孟國 實習生 張倩倩
【人物名片】
李建功,1950年報名參軍,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三兵團三十七軍,并于1951年8月入朝,擔任報務員。在抗美援朝戰場,從中央軍委和志愿軍總部的戰略戰役決策,到各部隊的作戰指揮、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等工作,都要靠無線電密碼通信來傳達,報務員的任務重大。
飛機在頭頂上盤旋 志愿軍官兵在炮火中作業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國人民空軍第一次出境作戰,當時第一個短板就是在朝鮮境內沒有機場,所有的參戰飛機都只能從東北的機場起飛,飛機的作戰半徑和滯空時間都受到很大限制。朝鮮所有的機場都被美國空軍炸毀了,志愿軍工程兵部隊一直堅持在朝鮮境內修筑機場,可是往往是頭一天晚上摸黑建好一點,第二天敵軍就過來炸掉。
“剛到朝鮮的時候,年紀還小,面對敵軍動輒飛機大炮的轟炸,看著每天幾百人的犧牲,心里很憤怒,每次聽到敵軍飛機的轟鳴聲都想一槍把它打下來。”李建功說。
“因為美國掌握著制空權,他們的飛機白天到處狂轟濫炸,把朝鮮的道路、橋梁、房屋、建筑炸的全是廢墟,看著特別凄慘。”對于當時的場景,李建功記憶猶新,“當時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曾命令二十三兵團入朝后兩個月以內(入冬前)要建成三座軍用機場,即介川、龜城和泰川機場,由于缺少機械設備,數萬噸的水泥、基石,就靠肩挑手挖。”
加上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修建任務,經常是趕著工,耳邊時不時還響著炮火聲,硝煙彌漫,戰火連天......由于李建功所在部隊地處山區,周圍信號環境很差,再加上敵軍動輒將附近炸得地動山搖,他們的無線電收發工作也受到著極大地影響。
“機場建成,飛機可以起降了。這樣敵人的飛機從漢城起飛,我們的飛機就可以從青川江起飛迎戰敵機,就這樣我們慢慢掌握了制空權。”李建功激動地說。
-30°的天氣滴水成冰 白面是最稀罕的食物
當時的朝鮮環境特別艱苦,零下30攝氏度的溫度滴水成冰。李建功和他的戰友們每天洗漱都要到離部隊很遠的小河溝里,砸開厚厚的冰面,捧著冰冷的河水洗臉。“那個水拍在臉上像針扎肉一樣,順著臉頰淌下去滴在衣襟上,立馬就結成了冰。”李建功回憶著說,那時候部隊人多,熱水都供應不上來。
飲食方面,除了東北高粱米以外,其他能吃得很少,每天都是高粱飯加白水,沒有任何蔬菜,更別提能吃到白面了。國慶節期間軍部給大家改善伙食,終于吃到了白面饅頭,在連天的炮火中,李建功和他的戰友們發誓一定要把機場建好。
抗美援朝意義重大
“抗美援朝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吞并全朝鮮的企圖,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當談到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時,李建功激動地說,他很自豪能夠成為抗美援朝大軍中的一分子,為保衛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部隊組織的排雷等高危險系數行動中更是爭先報名。
與李建功同年參軍的還有其同村的韓雙文,于1951年10月22日在朝鮮修建軍用飛機場中,美國B29轟炸機投下炸彈,當場有許多志愿軍戰士負傷,韓雙文為搶救戰友,被炮彈擊中要害,當場犧牲,被中國人民志愿軍36軍司令授予于人民烈士。如今,李建功最大的心愿是能夠去看看烈士戰友的女兒韓秀蓮。看看烈士女兒的現狀,讓犧牲在異國他鄉的戰友安息。
望后輩自強 愿祖國昌盛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不忘國恥而憤然前行、充滿憂患意識而始終居安思危,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希望我們的晚輩能夠傳承老一輩革命家無私無畏的抗戰精神,奮發圖強,凝聚起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開創祖國更加輝煌的明天。同時也希望我們的祖國能夠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李建功說。這一個抗美援朝老兵的殷切期望,也是老一輩革命戰士對晚輩的諄諄教誨與勉勵。
張中信,1934年出生,今年86歲。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四川入伍十一軍通信連,1950年2月卅一師司令部通信員。
高樹美,河南新鄉人,1929年9月出生,1956年4月入黨,1948年參軍入伍,加入陳毅領導的5095部隊。
張海洲,1931年出生,1947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2縱隊6旅,1951年3月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
祝子清,1927年生,祖籍四川仁壽縣,現居鄭州市金水區。新中國成立前,他帶領自衛隊保衛村莊,后參軍入伍。1950年,祝子清跟隨部隊走上抗美援朝戰場,在中國人民志愿軍高炮53營任排長。
張平,1951年4月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作戰,先后任營部通訊班班長,曾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等。
郝成秀,1948年11月參加解放軍,12月份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4月份參加渡江戰役,隨后進軍大西南,解放南昌、解放長沙;1950年上半年在貴陽龍里縣剿匪;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從西南到東北,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朝鮮戰爭結束;1954年3月回來在沈陽軍區部隊駐軍,任64軍炮團政委,1981年轉業回到鄭州。
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后,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們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精神矍鑠、充滿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