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21:4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外交部、科技部、衛健委、藥監局等有關負責人與專家介紹新冠疫苗有關情況。
在我國已有新冠疫苗臨床試驗中,是否有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介紹,在前期,從一期到三期,中國的疫苗進行的臨床實驗,進入人體接種,發生過一些不良的反應,都是輕度的不良反應,包括接種局部的疼痛、紅腫以及低燒發熱等這些輕度不良反應。
新冠疫苗作為全新的疫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不管是監管部門還是科研團隊,都把不良反應監測作為安全性評價的重要指標。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三期臨床實驗的幾支疫苗,基本上都是為輕度的不良反應,尚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總體情況比較良好。
(編輯 胡渝)
近來,我國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情況備受關注。我國把新冠疫苗接種人群大致劃分為三類:一是高風險人群;二是高危人群;三是普通人群,疫苗將按順序安排接種。高風險人群:邊境口岸的工作人員、城市的運行人員、冷副產品生產車間工作人員等;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介紹,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總體處于領先地位,共有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個技術路線并行研發。田保國進一步介紹,目前我國共有13個新冠病毒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了三期臨床試驗。
國藥中國生物總法律顧問周頌介紹,國內新冠滅活疫苗獲批臨床試驗的有三支,國藥中國生物就占了其中的兩支。國藥中國生物副總裁張云濤表示,新冠滅活疫苗I、II期臨床研究在國內做,都產生了中和抗體。
而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另一款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數據也將于近期公布。目前,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其余組別的臨床試驗還在按計劃進行。
6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酋衛生部長向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準文件。
(原標題: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不受病毒變異影響 最早2021年上市) 近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試驗揭盲。張云濤稱,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不受病毒變異影響,最早2021年上市。
《河南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管理辦法》已經2020年2月26日省政府第7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民政、教育、財政、醫保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有關工作。
此次修改,雙黃連口服制劑的不良反應項要求增加包括皮膚、消化系統、全身及其他在內的多項不良反應,同時要求寫出有過敏性休克個案報道。新京報記者通過國家藥監局數據庫以“雙黃連”為關鍵詞進行查詢,共有85條批文,屬于口服制劑的共56個批文。
在國家衛健委連續下發的多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都提到了“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500萬U或相當劑量,加入滅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霧化吸入)”。霧化吸入α-干擾素時應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劑的α-干擾素注射液,減少呼吸道粘膜的損害和炎癥。
在國家衛健委連續下發的多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都提到了“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500萬U或相當劑量,加入滅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霧化吸入)”。霧化吸入α-干擾素時應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劑的α-干擾素注射液,減少呼吸道粘膜的損害和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