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5日17:0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奉行霸權主義、對華亂揮“關稅大棒”,而這樣的做法也砸到了自己,特別是與中國聯系緊密的美國公司。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本周,特斯拉一紙訴狀,將特朗普政府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告上法庭。根據訴訟顯示,特斯拉要求認定特朗普政府對該公司從中國進口的部分零部件征收關稅是不合法的,要求退還已經支付的關稅稅款,并賠償利息。
類似的訴訟不僅僅是特斯拉一家,包括沃爾沃、福特、梅賽德斯等知名汽車品牌,也在本周將美國政府告上法庭,訴求同樣是希望法院判定美對中加征的關稅“違法”,并讓美政府“連本帶息”地償還稅款。
特斯拉要求美政府退還已支付的關稅稅款
報道中稱,本次特斯拉對美國政府的訴訟,主要針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3號清單和4號清單,上述清單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生效,對清單上列出的中國進口商品分別加征25%和7.5%的關稅。兩份清單都包含數百個非常具體的項目,從原材料到電子元件。該訴訟沒有說明特斯拉對哪些產品支付了關稅,也沒有說明它支付了多少關稅。
特斯拉在訴訟材料中表示,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于2018年和2019年實施的對華關稅清單是“武斷且任性”的,也沒有考慮到企業實際選擇的可能性。
報道中說,2018年,特斯拉曾針對該公司Model 3型號電動車汽車組裝中用到的中國制造電腦和顯示屏提出過征稅豁免申請,但此項豁免關稅請求于2019年被美國貿易辦公室否決。
數千美企效仿特斯拉 要求償還稅款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已有約3400家美國企業就特朗普關稅政策采取了法律行動,要求償還已支付稅款、呼吁政府改變關稅政策。
除特斯拉等車企外,還有熟知的美國家得寶公司、知名女裝制造商 安·泰勒(Ann Taylor)等不少美國家喻戶曉的企業。
美媒:特斯拉的起訴絕不是特例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記者 葉文多:鑒于關稅帶來的廣泛負面影響,特斯拉的起訴絕不是特例,在過去兩年,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關稅政策提起類似訴訟的美國公司已經超過了3400家。
美國西摩資產管理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 蒂莫西·西摩:關稅可能確實會使得部分企業受益,但是,我想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類似的新聞,因為關稅總體上來說,在多數領域內都沒有奏效,它無疑打擊了鋼鐵產業,以及礦業,甚至汽車產業,情況并不好。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記者 葉文多:目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特斯拉都還沒有對這一訴訟做出回應,我們暫時也很難判定法院會如何裁定,但是對于受到關稅負面影響的公司來說,這至少是一個可能改變現狀的有益嘗試。
(編輯 孫杉杉)
(一)2021年3月31日起,召回2000年7月13日至2003年3月7日生產的2001-2003年款進口S60汽車,共計369輛;2000年5月20日至2003年3月13日生產的2002-2003年款進口S80汽車,共計2584輛。
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項目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廖瑋說:“這是綜合驗收上一個新的創舉。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再造一個新浦東,不僅僅是量的翻番,更是質的提升。
全球主要經濟體對汽車產業拉動經濟復蘇寄予厚望,主要汽車生產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扶持政策都在加大力度,資本大鱷、大科技公司和國際著名汽車巨頭躍躍欲試,相互之間比拼的不僅是投資和生產規模,還有關鍵的電池技術、汽車軟件技術、數字化無人駕駛技術、便捷適用的基礎性配套設施。要看到,全球新能源汽車主要生產國政府紛紛強化產業政策的張力和導向性,推動汽車產業加快技術的創新升級和運用,加快行業的重新整合。
陳高宏還記得,當年在浦東開發辦那間簡陋的辦公室里就掛著一句話:“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這種重大項目的建設也倒逼政府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未來這將是上海浦東新的速度。
剛剛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的全球經濟再次注入“中國正能量”。” 多家美國企業都在此次進博會期間表示,未來中國市場是它們全球發展的重要支點。
今年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誕生“特斯拉速度”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從去年掛牌至今,臨港新片區簽約項目總投資額逾2800億元。今年5月,落戶浦東外高橋保稅區的沃爾瑪旗下山姆中國會員旗艦店開工,此時距離該項目簽約僅76天。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 題:從“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到“只說YES不說NO”——浦東開發開放名句新解 在黃浦江東岸22公里的濱江岸線上,每隔1公里就有一個這樣的地方,供市民免費休閑、打發時光,它們被統稱為“望江驛”。
30年來上海浦東新區先行先試、敢闖敢試,在中國發揮了窗口作用、示范意義,當下浦東又在更大力度地進行全方位高水平的開放。2005年,浦東洋山深水港一期開港讓上海告別沒有深水良港的歷史,如今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已經連續10年全球第一。
去年11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發布,一時間,“落戶臨港”成了從業人員們口口相傳的流行詞。建立高度開放的制度體系,讓市場主體、從業人員感到自由與便利,這也是臨港新片區制度創新題中應有之義。
30年來上海浦東新區先行先試、敢闖敢試,在中國發揮了窗口作用、示范意義,當下浦東又在更大力度地進行全方位高水平的開放。2005年,浦東洋山深水港一期開港讓上海告別沒有深水良港的歷史,如今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已經連續10年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