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9日18:15 來源:河南商報
未來,鄭州作為中心城市,要輻射帶動周邊開封、新鄉、許昌、焦作四個城市
河南商報記者張郁/攝
鄭州作為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開封、新鄉、許昌、焦作四個城市,都市圈“團戰”來了——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給鄭州都市圈定了小目標。
《要點》提到,著力抓好規劃共繪、交通共網、生態共治、產業共鏈、設施共建、合作共享“一體系五工程”。
在鄭州都市圈的概念提出之前,鄭州就與四城開啟了一體化,未來鄭州還將與四城通過交通網絡、產業鏈互補、城市資源共享方式,提升城市競爭力。
河南商報記者陳薇
2020年鄭州都市圈建設十大重點工程
鄭州機場至許昌市域鐵路工程
G107東移改建工程(鄭州—新鄉—開封段)
黃河南岸(鄭州—開封段)生態廊道提升工程
黃河北岸(新鄉—焦作段)生態廊道提升工程
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鄭州—開封段)
白沙科學谷開發工程
黃河鯤鵬服務器及PC機許昌生產基地
盈創3D打印建筑產業園
焦作蠻蠻云大數據產業園
新鄉河南省檢驗檢測產業園
鄭州都市圈“團戰”來了
9月3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其中提出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五城”要聯合抓好“一體系五工程”。占據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的鄭州都市圈,在2020年要發揮好“團戰”優勢。
“過去,一個城市僅靠聚焦主業就能一枝獨秀。如今面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所在區域的整體能級?!焙幽鲜≈性鞘腥航ㄔO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說。
為彌補不靠海、不沿邊的區位劣勢,此前通過打造強省會的方式,鄭州迅速崛起,進入新一線城市榜單。打造核心城市只是第一步,未來圍繞中心城市培育都市圈,才可以形成類似長三角、大灣區等連片成熟都市區。
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耿明齋說,以新一輪區域一體化為代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設,很可能會成為未來5至10年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要點》中鄭州都市圈的提法有一個背景:2019年我國首個都市圈的頂層設計《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出臺,而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再發布《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其中也為“大力推進都市圈同城化建設”劃重點。因此,此前鄭州大都市區的提法也變為都市圈。
四城與鄭州一體化之路
其實,都市圈“團戰”的方式,河南很早就開始嘗試。2019年8月,《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出爐,其中提到,隨著鄭州輻射帶動能力和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會逐步將開封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所轄縣(市)等納入鄭州大都市區范圍,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邁進。
其實,這四座城市與鄭州的一體化早已形成。
2011年,《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鄭汴一體化”發展。
2019年10月,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鄭新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年)》和《鄭許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年)》。
“鄭焦一體化”規劃雖然并未出爐,但雙方互動密切:鄭州至焦作的城際鐵路早已開通,鄭焦黃河大橋也已正式通車。
此次,《要點》在構建規劃體系方面提出,啟動編制鄭開同城化發展規劃,支持鄭州、開封探索建設同城化示范區。
軌道上的鄭州都市圈
想要“團戰”,都市圈內城市需要一個高效連接的網絡。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說,成熟的都市圈內的城市,都可以和都市圈核心區進行高效聯通。從目前已形成的都市圈來看,一個都市圈內城鎮的通勤時間基本在一個小時內。
《要點》中也著重提到,要“交通共網”。
目前鄭州已經與四座城市建立了密集的路網,除了上文提到的鄭焦線路外,鄭州與開封之間的鄭開大道、鄭開物流通道早已通車,鄭開城際鐵路、鄭徐高鐵也已經運營;鄭許市域鐵路許昌段由許昌出資建設,該鐵路將幫助許昌對接鄭州航空港;而鄭州與新鄉之間的官渡黃河大橋、鄭州黃河公路大橋、鄭新黃河大橋、鄭州劉江黃河大橋四座大橋已經全部通車,鄭新城際公交也常態化運營。
而《要點》中將加密都市圈內城市線路:將適時開展新焦城際鐵路、鄭新市域鐵路、鄭州南至開封城際鐵路前期研究,并開展跨黃河高速通道研究。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谷建全提到,從鄭州都市圈的現狀來看,鄭汴、鄭許一體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鄭焦、鄭新一體化發展的步子還不夠快,通過加快打造鄭焦、鄭新綜合交通體系,可使兩個城市更好地融入鄭州都市圈。
都市圈內城市差異化定位
為了避免核心城市的“虹吸效應”,《要點》提到,都市圈內城市要規劃共繪、產業共鏈、設施共建、合作共享,城市間要差異化定位。
目前分布在鄭州都市圈的30余個產業園區,也顯示了這一特征。大鵬視野戰略策劃中心主任李俊鵬說,鄭州市區及四個副中心城區的產業園區,以電子信息、汽車制造、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現代物流、科技研發同步配套發展,而周邊縣(市)產業園區則以資源依賴型或勞動密集型的特色優勢產業為主。
鄭州在電商、跨境貿易、電子信息等方面優勢明顯,開封有一批精細化工企業,新鄉、許昌在生物醫藥、高端制造方面有特色,焦作在食品、鋁產品加工方面有優勢。
不僅僅在產品方面,城市之間可以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錯位布局,未來城市功能方面也將實現更多互補。
在重點“產業廊道”建設方面,推進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建設,建成投用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持續完善鄭州龍子湖智慧島數字經濟生態圈。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鄭州將與四座城市進一步完善5G建設協調機制,確保年底前實現鄭州都市圈各級城鎮5G網絡全覆蓋。
此外,都市圈中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也將嘗試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積極推進都市圈內高校圖書借閱、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等方面資源共享。
延伸
鄭州都市圈躋身“擴張型”陣營
不僅鄭州與四城形成都市圈“團戰”,目前國內中心城市幾乎都進入了都市圈時代。
今年5月,21世紀經濟研究院對全國30個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進行綜合測評,其將都市圈分為成熟型、擴張型、潛力型、培育型四類,其中北上廣深屬于成熟型,而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鄭州、長沙、重慶、西安屬于擴張型。
測評報告中提到,新一輪的城市規劃和都市圈規劃,一般都對都市圈區域進行功能齊全的混合布局規劃,避免在新一輪都市圈擴張的過程中再次出現職住分離等各種城市病,這與鄭州都市圈提及的“規劃共繪”一致。
梳理明確三年開工項目計劃,建設總規模約6000公里,加快建設一批條件相對成熟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項目。把握好城際鐵路功能定位和建設標準,加強市域(郊)鐵路的統籌規劃和設計建設,實現鐵路建設與城市融合和多網融合,科學規劃項目建設。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的發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鄭州市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數字:2019年末,鄭州人口總量全市常住人口為1035.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增長2.1%。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的發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鄭州市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數字:2019年末,鄭州人口總量全市常住人口為1035.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增長2.1%。
近年來,我國南北經濟分化明顯。從各大城市的三季報來看,當前北方地區GDP前十強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濟南、西安、煙臺、徐州、唐山和大連。
展望“十四五”,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重大戰略區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將成為承載諸多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態。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表示,《建議》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既體現了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延續性和穩定性,也突出了與時俱進和問題導向性。
推動“1+4”鄭州都市圈建設,構建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半小時”軌道核心圈,成為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中原城市群建設推動交通一體化,高鐵、城鐵、地鐵無縫銜接,讓農村人口更加理性地看待“進城”與“留守”。
“以新發展格局應對新變局,是黨中央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重大突破,為河南做好‘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以“新”破題、以“新”開路,河南經濟一定能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行穩致遠。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會議要求,成渝地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健全合作機制,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新鄭電子信息產業園鄭州都市圈一體化加速推進產業新城正在成長為新興增長極 9月17日,關于鄭州都市圈建設的話題,又一度引爆網絡。華夏幸福來到河南后,沿循鄭州都市圈城市發展主廊道,尤其是交通大動脈、產業帶,布局了武陟、新鄭、長葛、獲嘉、新密、祥符六座產業新城。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并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更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