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0日18:49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特派信陽記者 程琳 陳偉然 王慧 吳彥飛/文 段晉哲/圖 實習生 劉智韜
樓畈村村口
2018年,剛大學畢業的信陽女孩郭富丹做了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回到家鄉浉河區董家河鎮找工作,“對于很多農村的孩子來說,上大學是脫離農村去大城市的契機,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決定,甚至覺得農村又破又窮哪有什么工作機會。”
人居環境改善 讓貧困村變“網紅打卡地”
郭富丹的家鄉樓畈村位于董家河鎮中部環南灣湖沿線,距信陽市區20公里,因建在靠近平畈地帶,故名樓畈村。漫步樓畈村,只見道路寬闊平坦,屋舍造型雅致古樸,青磚白瓦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甚是養眼。殊不知,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道路泥濘的貧困小山村。
郭富丹
回到家鄉就業的郭富丹不僅找到了工作,還當上了“村支兩委”委員,回憶起樓畈村之前的樣子,她說:“以前村里都是坑坑洼洼的,比較臟亂,家門口的垃圾都不收拾,村民們也比較懶散,除了種茶葉之外,平時就窩在家里打麻將。”
近年來,樓畈村開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昔日的臟亂差現象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潔凈質樸的美麗鄉村新氣象。
樓畈村民居
短短幾年時間,樓畈村已完成民居改造87戶,修建村組水泥道路29公里;引導群眾在房前屋后種花種草,美化、亮化房屋周邊環境;實施茶園增彩,栽植增彩樹,種植紅花檵木、板藍根、野菊花等;打造親子菜園工程;完成230戶戶廁改造任務,在人口集聚地建成7座水沖式公廁;實施生活污水處理項目;開展生態塘建設,栽植荷花、水芭蕉等水生植物;建造水幕墻、兒童游玩設施等小景點;構建出濱河生態觀光帶……
“不管以后我是否還待著這里,但在樓畈村工作的經驗,會讓我在社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施展開來。”郭富丹很開心自己能夠見證樓畈村的變化,同時也表示不覺得自己在村里工作會比在城市發展得差。
如今,美麗、宜居、愜意的樓畈村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光,而伴隨游客的增多,村民們紛紛離開了牌桌,一掃之前的懶散,自發開起了農家樂,做起了采摘園。
集云村
而在董家河鎮,同樣因美而變的還有集云村。2019年,集云村通過“色上墻”“畫上墻”“花上墻”的整體設計渲染,將集云村打造成傳統與現代兼具的五彩斑斕夢幻世界,同時引導村民進行庭院、房屋改造,靈活運用生活物件、農產品等構建民俗文化氛圍,實現“一戶一風景、一村一畫卷”的效果。
紅的門,綠的窗,藍的臺階,“彩化”之后的集云村搖身變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自從村里變成彩色之后,游客的數量同比增加了三四倍。如今的集云村,不但樣子美,還帶動了村內各農家住宿餐飲蓬勃發展,附近的茶農們產銷兩旺,戶戶賺得盆滿缽滿。
綠水青山引鳳歸巢 茶旅融合助農脫貧
綠水青山
人居環境的改善不僅吸引了游客,還吸引了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看到家鄉變得越來越美,游客越來越多,在外經商的樓畈村人王容華決定回鄉建立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目前王榮華的合作社在全村流轉土地400余畝,優先為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村民、貧困戶提供在家門口務工崗位,實現增產增收;種植板藍根、紅花檵木、野菊花等經濟作物,其中108畝栽植了增彩樹,既美化了人居環境,又增加了集體收入;建筑勞務公司則根據貧困戶的技能特點,錄入檔案,根據用工需求,優先提供就業崗位。
樓畈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128人,2018年離開貧困村序列,目前已脫貧50戶125人。“脫貧不脫政策”,接下來,樓畈村將依托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加快尖山景區建設,發展鄉村旅游,打造特色民宿、農家樂等服務項目,增加已脫貧貧困戶就業機會,利用旅游扶貧,實現收入增收。
尖山景區
集云村村委會主任陶長亮和郭富丹一樣,是個大學生,但不同的是,陶長亮是在城市里工作幾年后才選擇回到了家鄉。
陶長亮所在的集云山是信陽毛尖主產名山之一,全村共有茶園近2000畝,年產優質信陽毛尖茶1.5萬公斤。“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集云村作為信陽毛尖主產區之一,需要我們年輕人發揚光大,再加上父母年邁了,所以就想著回來了。”陶長亮表示,能回到家鄉創業,帶領大家共同致富,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于是就毅然決然地回來了。被問及收入有何變化時,陶長亮稱以前在城里上班是固定收入,不太多,回家鄉做茶葉,自己生產加工銷售,有自己的客戶群體,每年收入都會有所增長,會比之前高幾倍。
核心提示:“4年前,鄢崗鎮還是遠近聞名的‘北大荒’——土地荒、經濟荒、人才荒、思想荒,但今天已經由‘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未來鄢崗鎮還要把‘北大倉’變成‘北大行’。
吳剛說話的底氣,來自該鎮黨委書記趙大青2018年所創新的“名譽村長”選聘模式。3年的實踐證明,該模式有助于鄉村振興,能幫助村子解決大事、難事以及協調閑事。
日前,商城縣鄢崗鎮長沖村生態茭白基地,秋季茭白早已成熟,綠浪翻滾的成片茭白田內,30多名工人正在采割、搬運、挑揀、裝袋......忙碌的身影為豐收景象更添一份色彩。
稻田片片金黃、烏桕紅染山間、木籽如星空點綴,初冬時節,筆者走進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余子店烏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自然油畫入目來,稻田里、田埂間,游客們正在用手機記錄這如畫美景。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采訪團走進石家莊市贊皇縣原村土布博物館。記者周國梁攝 近年來,在贊皇縣雪芹棉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贊皇縣1300多名農民過上了好日子,帶動了周圍6個鄉鎮17個村貧困婦女共同致富。
7月28日下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來到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賈寨鎮張莊、潘莊,走進美麗庭院,感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改變。
草帽王村的人工湖7月29日上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走進“三櫻椒之鄉”——河南柘城,在辣椒主產區牛城鄉探訪產業振興帶來
7月27日,“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走進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探訪祥符區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洋氣”和“土氣”,感受黨員干部在實行這個戰略中的群眾路線。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大別山深處的信陽商城縣,人口逐漸外流:全縣80多萬人口,27萬人外出務工;近10年,考出去的大學生有6萬人以上。
聽說家鄉現在街道整潔,村里的孤寡老人不僅衣食無憂,還有志愿者義務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這勾起了多年在上海做生意的余珍述心中的那份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