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9日09:33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特派信陽記者 程琳 陳偉然 王慧 吳彥飛/文 段晉哲/圖 程維康/視頻 實習生 劉智韜
“我就不相信你們能把這攤子事兒干成”,2011年,在外經商的熊世祥回到老家商城縣河鳳橋鄉田灣村過年,看到村里的第一書記正帶著村干部們大刀闊斧地搞扶貧、修繕村里基礎設施,自以為非常了解村里情況的他覺得這事兒肯定干不成,為此,他還打賭說:“如果你們能把這事兒干成了,我就回來跟著你們干”。
輸了賭約卻當了“村長”投資1.35億要為村里蓋動物園
田灣村駐村第一書記李育軍
2018年,田灣村駐村第一書記李育軍為了給村里考察扶貧項目,來到熊世祥所在的浙江金華市。在當地從事工程生意的熊世祥熱情地招待了李育軍,卻婉拒了他請自己回村做點事兒的邀請。
如今的田灣村
“村里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的,連條像樣的路也沒有,怎么回去做事業啊”,許多年沒回家的熊世祥,對家鄉的印象還停留在多年前的樣子,但是礙于李育軍的盛情邀請,他還是決定先回家看看。
田灣村黨群服務中心
“進村的一瞬間,我就知道:我這個賭是打輸了。”熊世祥說,家鄉的變化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面積不大的田灣村,20多畝的紅色文化公園格外顯眼,公園內設立了紅軍雕塑、五星廣場、革命史浮雕,村里還把一座舊民居改建成黨員政治生活館,展示了商城縣革命史、河鳳橋鄉發展史和田灣村變化史。
看到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潛力,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熊世祥回鄉做起了“名譽村長”,還投資1.35億搞起了鄉村旅游,要為村里建一個包含游樂園、民宿、農家樂及動物園的綜合旅游區。
田灣村黨員政治生活館
產業有規劃村子有變化 村民紛紛回鄉創業
過去的田灣村,道路泥濘坑洼,沒有產業支撐。如今的田灣村,不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更有著明確的產業規劃:投資50萬興建的“金色經濟”光伏發電、依托自然風光打造的“綠色經濟”產業園,讓一窮二白的貧困村變成了“五彩斑斕”的新農村。
田灣村的巨變,有效地激發了本村人的內生動力,掀起了到田灣村投資發展的熱潮,包括熊世祥在內的許多田灣人,在看到家鄉的變化后,紛紛選擇回鄉創業,從發展特色種植、開展農耕體驗、規劃農耕博物館、親子游樂園、動物園等項目,到投資800萬升級、改建康養敬老院,田灣村真正做到了“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歸”。
而產業的發展最大的受益者,當屬村里的貧困戶。田灣村重點貧困戶付來昌家里有8口人,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有4個孩子在上學。為了充分發揮他善于捕捉和養殖小龍蝦的特長,駐村第一書記李育軍安排他到江蘇宿遷小龍蝦養殖基地進行學習培訓,為他配套相關設施,養殖面積達到了50畝,付來昌不僅能順利脫貧,還能發家致富。劉先芳家也是貧困家庭,村里優先招聘她到竹制品加工廠上班,家庭收入穩步提高。
核心提示:“4年前,鄢崗鎮還是遠近聞名的‘北大荒’——土地荒、經濟荒、人才荒、思想荒,但今天已經由‘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未來鄢崗鎮還要把‘北大倉’變成‘北大行’。
吳剛說話的底氣,來自該鎮黨委書記趙大青2018年所創新的“名譽村長”選聘模式。3年的實踐證明,該模式有助于鄉村振興,能幫助村子解決大事、難事以及協調閑事。
日前,商城縣鄢崗鎮長沖村生態茭白基地,秋季茭白早已成熟,綠浪翻滾的成片茭白田內,30多名工人正在采割、搬運、挑揀、裝袋......忙碌的身影為豐收景象更添一份色彩。
稻田片片金黃、烏桕紅染山間、木籽如星空點綴,初冬時節,筆者走進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余子店烏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自然油畫入目來,稻田里、田埂間,游客們正在用手機記錄這如畫美景。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采訪團走進石家莊市贊皇縣原村土布博物館。記者周國梁攝 近年來,在贊皇縣雪芹棉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贊皇縣1300多名農民過上了好日子,帶動了周圍6個鄉鎮17個村貧困婦女共同致富。
7月28日下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來到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賈寨鎮張莊、潘莊,走進美麗庭院,感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改變。
草帽王村的人工湖7月29日上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走進“三櫻椒之鄉”——河南柘城,在辣椒主產區牛城鄉探訪產業振興帶來
7月27日,“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走進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探訪祥符區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洋氣”和“土氣”,感受黨員干部在實行這個戰略中的群眾路線。
2018年,剛大學畢業的信陽女孩郭富丹做了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回到家鄉浉河區董家河鎮找工作,“對于很多農村的孩子來說,上大學是脫離農村去大城市的契機,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決定,甚至覺得農村又破又窮哪有什么工作機會?!?/p>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大別山深處的信陽商城縣,人口逐漸外流:全縣80多萬人口,27萬人外出務工;近10年,考出去的大學生有6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