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6日10:40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2020,必將震古爍今。2020,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華民族凝心聚力、迎難而上,以必勝信念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span>
這是“軍令狀”,更是催人奮進的戰鼓。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河南時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展示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黨員干部群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生動實踐和突出成效,河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委網信辦等11部門聯合主辦“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為此,映象網特派記者團深入信陽大別山區,推出“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脫貧攻堅決勝時”系列報道,記錄大別山區決戰脫貧攻堅給山鄉帶來的巨變,聆聽廣大干部群眾自強奮斗、團結攜手奔小康的時代交響曲。
映象網特派信陽記者 程琳 陳偉然 王慧 吳彥飛/文 段晉哲/圖 程維康 史敦月/視頻 實習生 劉智韜
返鄉創業大學生吳霞
2016年,90后夫妻吳霞、王恒軍二人做了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決定:放棄在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種香菇?!霸S多人都不理解我們的做法,甚至懷疑我們倆瘋了。” 在朋友們眼中,兩個非農學專業的大學生回家種香菇,總不是件靠譜的事;在鄉親們看來,他們倆從小到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干過一天的農活就想創業,太天真了。
從不被認可到年入百萬,小夫妻拉起一座“蘑菇鄉”
新建的現代化香菇養殖大棚
吳霞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之后在上海一家大企業工作,年薪20萬。丈夫王恒軍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數學系,二人都是息縣彭店鄉人。在外工作時,每次回到彭店,吳霞都會因家鄉路上的泥巴不愿出門。
2015年,吳霞被丈夫拽著去菜市場買菜,夫妻倆看到賣菜的鄉親們感到特別心酸, “咱們要不回來干點什么?你看他們沒啥干的,天天就只能賣這點菜。”于是,二人就開始尋找能帶動就業的項目。香菇生長周期比較短,利潤也比較可觀,還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就它了。
說干就干,2016年吳霞、王恒軍在息縣彭店鄉成立恒勝食用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最初他們只是搭建5個香菇大棚,隨后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申請了產業扶貧基地,建起了廠房,搭建了22個香菇種植大棚。僅2018年就帶動周邊的農村留守婦女近30人就業,其中有8戶貧困戶。2019年,香菇產量達50萬斤,年銷售額200萬元,純利潤近90萬元。
菌棒內剛剛長出來的香菇
以吳霞、王恒軍夫婦創辦“恒勝食用菌合作社”為起點,彭店鄉香菇產業實現零的突破。2017年,彭店鄉做出打造“蘑菇之鄉”的決定,陸續發展成為兩個香菇合作社。香菇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2019年彭店香菇在息縣首屆農產品博覽會上被評為“息縣十寶”之一,至此在息縣全縣叫響了“彭店香菇”品牌。
建起香菇棚,撐起村民脫貧路
吳霞利用如今最火熱的網絡直播推銷香菇
在吳霞的辦公室里,一套齊全的直播設備非常搶眼?!肮D,在直播間的寶寶們……”最近,直播帶貨持續爆火,吳霞也緊跟潮流,在某直播平臺直播賣香菇。隨后,她走進香菇大棚,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于支架上,吳霞現場講述香菇是如何長成的,并非農學專業的她,儼然已經成了香菇“行家”。
今年是貧困戶鄭仁紅在基地工作的第二個月。因為老伴不在了,兒子又常年外出打工,留下一個孫子一個孫女需要照料的她,僅僅靠種地換取的微薄收入根本無以為繼。
彭店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
正在鄭仁紅一籌莫展之際,吳霞夫妻的香菇種植基地幫助她渡過了難關。如今鄭仁紅在種植基地打工,一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既能照顧孩子,又保證了生活,她說這才算是脫貧了。
大棚內整齊排列著菌棒
建起香菇棚,撐起脫貧路。彭店鄉現如今是遠近聞名的蘑菇之鄉,在這里各村都在種植蘑菇,這里的香菇種類多樣、口味鮮美。14個行政村發展了有100多貧困戶種植香菇,將近500貧困戶解決了就業問題,接下來彭店鄉還將在基地周邊建設一個大型的交易市場來售賣香菇產品,另外還規劃香菇醬生產廠來拉長香菇生產鏈。香菇產業的發展讓彭店鄉走出一條扶貧新路,建設“蘑菇之鄉"成為助力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核心提示:“4年前,鄢崗鎮還是遠近聞名的‘北大荒’——土地荒、經濟荒、人才荒、思想荒,但今天已經由‘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未來鄢崗鎮還要把‘北大倉’變成‘北大行’。
吳剛說話的底氣,來自該鎮黨委書記趙大青2018年所創新的“名譽村長”選聘模式。3年的實踐證明,該模式有助于鄉村振興,能幫助村子解決大事、難事以及協調閑事。
日前,商城縣鄢崗鎮長沖村生態茭白基地,秋季茭白早已成熟,綠浪翻滾的成片茭白田內,30多名工人正在采割、搬運、挑揀、裝袋......忙碌的身影為豐收景象更添一份色彩。
稻田片片金黃、烏桕紅染山間、木籽如星空點綴,初冬時節,筆者走進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余子店烏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自然油畫入目來,稻田里、田埂間,游客們正在用手機記錄這如畫美景。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采訪團走進石家莊市贊皇縣原村土布博物館。記者周國梁攝 近年來,在贊皇縣雪芹棉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贊皇縣1300多名農民過上了好日子,帶動了周圍6個鄉鎮17個村貧困婦女共同致富。
7月28日下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來到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賈寨鎮張莊、潘莊,走進美麗庭院,感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改變。
草帽王村的人工湖7月29日上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走進“三櫻椒之鄉”——河南柘城,在辣椒主產區牛城鄉探訪產業振興帶來
7月27日,“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走進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探訪祥符區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洋氣”和“土氣”,感受黨員干部在實行這個戰略中的群眾路線。
2018年,剛大學畢業的信陽女孩郭富丹做了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回到家鄉浉河區董家河鎮找工作,“對于很多農村的孩子來說,上大學是脫離農村去大城市的契機,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決定,甚至覺得農村又破又窮哪有什么工作機會。”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大別山深處的信陽商城縣,人口逐漸外流:全縣80多萬人口,27萬人外出務工;近10年,考出去的大學生有6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