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2日07:35 來源:政府網站
隨著端午節的臨近,粽子消費市場逐漸升溫,不少賓館、酒店等餐飲服務單位也自制粽子進行銷售,為了讓廣大消費者吃到安全放心的粽子,6月19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端午節餐飲食品消費警示。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粽子。最好去正規的超市、商店購買粽子,并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是否齊全;查看包裝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裝是否漏氣漲袋、散裝粽子是否變質;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千萬不要貪便宜或者圖方便,隨意選擇一些無質量保障的流動攤販購買,以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法維權。
網購粽子等端午食品需謹慎。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的網購平臺和信譽度高的網店購買,不要被網上“低價”“優惠”“特惠”等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所迷惑,網購時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
謹防使用化學物質制作的“粽葉”。為保持粽葉鮮綠好看,一些商家或餐飲單位采用化學染色手段,在浸泡粽葉時,違規加入了硫酸銅和氯化銅,讓已經失去原色的粽葉返青,使其表面光鮮、色澤鮮綠,長期或大量攝入,可能會導致銅元素蓄積于肝臟,引起銅中毒。消費者在購買粽子時應注意辨別,不要追求粽葉色澤漂亮,粽葉顏色陳舊偏暗更自然、安全。
正確貯存加工食用。對于真空包裝類、速凍類粽子或其他食品,購買后按照標簽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標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新鮮粽子每次要少量購買、及時食用,剩余的粽子應及時冷藏或凍藏。真空包裝的粽子開袋后同樣需要及時冷藏或凍藏。自制食物時,要選用新鮮、衛生、無異味的食材,注意衛生操作,食材及加工制作用餐具、砧板、容器要充分清洗或消毒。生熟食品分開貯存,打開的粽子放在室溫下不得超過2小時。食用前應洗凈雙手,冷藏或冷凍過的食物,要徹底加熱,吃剩的食物不要反復加熱,不要食用已發酸、發苦或口味不正的食物。
餐飲消費慎重選擇。消費者就餐或網絡訂餐時,要選擇證照齊全、環境干凈整潔、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較高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不吃生食海產品,不吃感官異常或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慎重選擇熟鹵菜、涼菜冷食等高風險食品。就餐時,應主動索取發票等就餐憑證。吃火鍋時各種菜肴要煮熟煮透,盛放生熟食品容器要分開,防止交叉污染。若發現食物異常,要立即停止食用,注意保留剩余食物、維持原狀,及時投訴舉報。
消費者如果發現購買的粽子和生產經營粽子的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12315”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和舉報。
端午假期粽葉飄香,龍舟競渡。在甘肅鳴沙山,人們體驗大漠中的速度與激情;在廣西富川,千年古村落深坡村的村民們掛起菖蒲、艾草;在吉林琿春防川村,人們吹奏起洞簫,載歌載舞。在四川、河北,各景區嚴格落實分區分級防控要求,采取網上預約、間隔入園、錯峰游覽的方式,引導人們有序游玩。
讓我們的記憶得以封存 五月初五是端午
香港民眾以傳統方式歡度端午佳節,濃濃的節日氣氛令人感受到整個城市正重回正軌,安定和繁榮穩步恢復。劃龍舟也是香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之一,今天(6月25日)的龍舟巡演在赤柱海灘舉行,活動現場鼓聲陣陣,場面激烈。
”有人認為,端午是紀念詩人屈原的,有人說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的,有的說端午起源于唐玄宗的生日,有的說端午是我國古代南方百越的祭祀日。人們在可親可感的活動中,或在各種端午“文創產品”中,感受著傳統節日的真意和民族文化的魅力。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這種“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使現實中的忠奸、美丑、善惡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廉潔公正的思想。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關于吃食的趣事。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說法,黃魚、黃鱔、咸蛋黃、黃瓜也是端午時節的當令食品。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還有很多習俗等著大家去發現,還有更多關于“節日”的趣事以后聽茜茜慢慢聊吧。
朋友圈
實際上,小小的粽子也與農民們的脫貧致富息息相關 紅棗粽中的大棗 香菇肉粽中的香菇、豬肉
沒錯,粽子最早是用黍米制作而成的,直到唐朝,糯米才開始成為了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材料。粽子雖小,卻貫穿古今,展現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美好;各地粽子食材、口味各異,卻都寄托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承載著大家心中濃厚的民族認同感。
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和餡料上鍋蒸煮而成,因各地風俗習慣與個人口味不同,餡料選材亦是豐富多樣。無論是小棗甜粽,還是蛋黃肉粒咸粽,粽子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都深受民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