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09:55 來源:大河網
□河南日報記者 劉一寧
6月的中原大地,金穗飄香。從廣袤農村到繁華城市、從豫西深山到豫東平原,中原兒女助力脫貧攻堅的熱情已成燎原之勢。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人才強省戰略,一支不斷發展壯大的“人才豫軍”成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生力軍,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堅守在服務基層第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硬核”措施
鼓勵人才下基層
中原要出彩,關鍵在人才。
“實行城鎮中小學教師、衛生、農業、林業、水利等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凡晉必下’制度;省級層面實施的人才計劃和工程項目在遴選、表彰時向大別山區、伏牛山區、太行山區、黃河灘區等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傾斜……”今年年初,按照省委關于推動人才下沉服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要求,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若干措施》,激勵引導更多優秀人才到基層一線貢獻才智、建功立業。
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如何在這場消滅絕對貧困的“終局之戰”中,更好地發揮人才智力作用?我省重點圍繞20個脫貧攻堅任務重的縣(市、區)和52個貧困村的人才需求,集中實施“三個專項行動”“兩大工程”,精準選派專業技術人才到貧困地區服務鍛煉。
集中發力,專項行動出重拳。省博士服務團服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項行動精準對接20個脫貧攻堅任務重的縣(市、區)需求,選派42名專項博士服務團成員到基層企事業單位一線掛職服務鍛煉;專家人才精準扶貧專項行動選派水產養殖等59個專業方向的100余名專家到基層開展推廣實用技術等服務活動;人才智力“一對一”結對幫扶專項行動推動省屬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與51家基層單位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
實招迭出,人才工程見實效。在深化拓展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十百千”工程中,我省選派57個省級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2553名省派和省資助縣派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目前已推廣新技術1700多項、培訓農民20多萬人次。在實施貧困地區重點領域專業人才支撐工程中,我省大力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持續開展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支教計劃,繼續推進“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計劃”“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其中累計招聘13萬名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服務基層。
此外,我省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等人員中招募一批特聘農技員,為貧困地區培養一支精準服務產業需求、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帶領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服務力量。
鉚足干勁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在開封,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設的中國農大開封實驗站,依托高層次人才集中、科研項目多等優勢,建成成果轉化基地18個、新農村與產業示范基地7個,有效推動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
在商丘,人才智力資源持續向農村和貧困地區集聚,吸引大學畢業生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推動智力扶貧與項目扶貧等有機融合,累計創辦各類企業5.8萬余家,帶動15萬余人脫貧。
在南陽,糧食、中藥材等科技特派員產業幫扶團聚焦產業需要,服務農村合作組織100余個,培訓貧困群眾3萬余人,引進新品種50余個、新技術80余項。
面對脫貧攻堅這場大考,全省各地積極行動,引導省級專家人才、本土專家人才發揮帶動作用、經驗優勢,強化產業支撐,壯大帶貧成效,集中資源力量攻克脫貧攻堅戰最后“堡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作為省科技特派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不僅協助“三山一灘”等貧困地區引進多項先進技術,還創新方式開展科技服務,“我在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平臺發布了《疫情用工緊張時,省力栽培解農憂》等多篇文章,幫群眾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攔路虎’。”
泌陽縣畜牧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祁興磊為夏南牛產業發展設計了“培育良種—打造品牌—延長產業鏈”發展藍圖,讓夏南牛養殖帶動周邊10萬余人創業就業。“牛走到哪里,我們的服務就跟到哪里,要讓更多群眾通過養牛脫貧致富。”祁興磊說。
……
智慧花盛開,滿庭芬芳來。越來越多的專家人才扎根基層,讓智慧之花在脫貧攻堅一線結出累累碩果。中原大地,“人才豫軍”正以攻城拔寨的決心、奮勇沖刺的干勁全力投入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要把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打造成吸引人才匯聚的‘強磁場’。”省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繼續整合省、市、縣三級優勢人才智力資源,以項目帶動、技術支持等方式助推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人才引擎。
江蘇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育新是無錫江陰市引進的生物制藥領域的尖端人才,是國家一類創新藥“抗菌肽”的研發領軍人物。目前,無錫市擁有人才總量182萬人,形成了包括高技能人才41.4萬人、高層次人才13.8萬人、留學歸國人才1.6萬人在內的人才大軍,其中今年落戶大學畢業生增長354%。
9月14日,某微博博主發布信息稱:“張文宏去無錫了,無錫市政府獎勵了他一套湖墅+1200萬現金,另加5000萬研究資金。《情況說明》稱,感謝社會各界對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和衛生健康“三名”戰略的支持,誠摯歡迎各類醫療衛生高層次人才來無錫合作。
人才評價機制方面將有所創新,發揮多元評價主體作用,建立健全分層分類、市場導向、科學精準的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建立完善高層次人才任期評估、管理考核和退出機制,高層次人才一般任期3年,期滿后符合相關規定可繼續享受服務保障。
從致力于引進海外人才的“海外引才專項計劃”,到兼顧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的“太湖人才計劃”,無錫專注于領軍人才的招引,掀起領軍型人才在無錫創新創業的熱潮。目前,無錫擁有高層次人才12.8萬人、海歸高層次人才1.45萬人,累計培育領軍人才企業1477家,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460億元,累計納稅102億元,37家領軍型人才創辦的企業成功上市。
從廣袤農村到繁華城市、從豫西深山到豫東平原,中原兒女助力脫貧攻堅的熱情已成燎原之勢。在南陽,糧食、中藥材等科技特派員產業幫扶團聚焦產業需要,服務農村合作組織100余個,培訓貧困群眾3萬余人,引進新品種50余個、新技術80余項。
通知指出,各地要按照規定落實地方應承擔的工作補助經費,加強對支教教師的服務工作,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做好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確保工作順利實施。2020年“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工作補助經費預算表(來源:財政部)
聽新聞版面信息 “兩年前的元宵節,河南大學一位領導來到沈陽,來我家請我去工作,讓我非常感動。困惑:河南不缺人,但最缺人才 河南省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5位,但人才比例與該省經濟和人口總量并不相適應。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競昳 7月18日,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名單公布,30個創新團隊、50位創新人才榜上有名,將分別獲得100萬、60萬的專項科研經費。
“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不把人才榮譽性稱號作為職稱評定、薪酬待遇確定的限制性條件”“允許從基本科研費中提取不超過8%作為獎勵經費”“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等單位自主開展職稱評審”……今后,我省科技人才評價將迎新變化。
新華社發 13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25家入圍中國制造業500強、20家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這是“無錫軍團”的最新成績單。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金呂感慨道,大家感到“做實業不吃虧”,自然能調整心態,繼續專注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