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12:55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蔡琳)6月1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就《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有關情況答記者問。
趙英民表示,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07年12月31日,第二次的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相差整整十年。過去十年間,是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快速改善的十年,從這次普查結果數據可以看出這些年的變化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同口徑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別下降72%、46%和34%,體現了我國近年來污染防治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重點行業產能集中度提高,和2007年相比,全國造紙、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產品產量分別增加61%、50%和71%,企業數量分別減少24%、50%和37%,產量增加,企業數量減少,單個企業平均產量分別提高113%、202%、170%。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造紙行業化學需氧量減少84%,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減少54%,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少23%。由此可見,過去十年,經濟發展質量在提升,企業數量少了,但是產能集中度在提高,在產品產量增加的同時,污染物排放量在大幅度下降。
三是污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脫硫、除塵等設施數量分別是2007年的2.4倍、3.3倍和5倍。畜禽養殖糞污處理能力得到普遍提升,畜禽規模養殖場糞便和尿液資源化利用比例分別達到85%和78%,生豬規模養殖場干清糞比例由2007的55%提高到2017年的87%。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污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和十年前相比,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增加5.4倍,處理能力增加1.7倍,實際污水處理量增加2.1倍,城鎮生活污水化學需氧量去除率由2007年的28%提高到2017年的67%。生活垃圾處置廠的數量十年間增加了86%,其中垃圾焚燒廠的數量增加303%,焚燒處理量增加577%,焚燒處理量比例由十年前的8%提高到27%。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廠的數量增加8.22倍,設計處置能力增加4279萬噸/年。集中處置利用量增加了1467萬噸,比十年前提高了12.5倍。
趙英民介紹,通過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的比較,可以看出這十年來,我國在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
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三農’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還要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提升農產品產地商品化處理水平。
到2025年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和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70%以上和80%以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一大亮點是聚焦畜牧業機械化水平,提出制定主要畜禽品種規模化養殖設施裝備配套技術規范,推進養殖工藝與設施裝備的集成配套。
今年前7個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共發布國家標準十余批,數量達到1000余項,涉及衛生防護、健康安全、食品、消費品、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工業制造、農業農村等多個領域,幾乎涵蓋了社會經濟中的方方面面。
日前," 幸福花開新邊疆 " 大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市,深入調研采訪當地決戰脫貧攻堅、建設美麗家園的新實踐、新路徑、新探索、新成效。新華網 曹楨攝 扎羅木得牧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哈克鎮,是全鎮 10 個現代化牧場之一,可以集中飼養 4500 頭奶牛。
占地40萬平方米的扎羅木得牧場內,4.8萬平方米牛舍整齊劃一,擠奶廳、青貯窖、改良站、污糞處理廠等廠房設施一應俱全,1000多頭奶牛毛色鮮亮、體格健壯,每天產出8噸牛奶,為養殖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縣有大循環,鄉有小循環,青海海晏縣哈勒景鄉建立生態循環鏈,實現農牧業的持續發展——” 標準化養殖只是興農合作社發展越來越好的原因之一,生態循環鏈的建立才是農牧業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和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它的標準時點是2007年12月31日,這次的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整整相差了十年。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依托全域環境整治、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打造具有濕地水鄉特色的生態旅游鄉村,使鄉村人居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業農村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辦公室副主任王磊介紹,農村廁所革命一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
前不久,張寶金家的葡萄爛了根,眼看就要絕收,多虧了農業科技特派員田淑芬,難題才得以解決。在薊州區和武清區,天津農學院園藝園林學院教授王麗娟一直為鮮食草莓的種植戶們提供指導。
近日,在鄧州市腰店鎮房營村的河南鄧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現場,筆者大老遠就看到一字排開的6座大型集雨式沼氣罐矗立在公司一角,無比壯觀。據了解,為發展循環經濟助力生態文明建設,該公司實行“五結合”,即移動養殖和固定處理相結合,畜牧養殖和特色種植相結合,農業發展和脫貧致富相結合,廢棄物處理和改良土壤相結合,循環小區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