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6日10:35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近日,在鄧州市腰店鎮房營村的河南鄧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現場,筆者大老遠就看到一字排開的6座大型集雨式沼氣罐矗立在公司一角,無比壯觀。放眼望去,園內處處都是綠樹紅花以及現代化蔬菜大棚,園西部大片的銀杏林和櫻花林,優美的環境令人身心愉悅。
河南鄧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是鄧州市一家龍頭帶貧企業。“我們公司傾力打造的‘鄧農模式’,具體來說,是以一個固定的廢棄物循環利用處理中心,帶動多個可移動(可拆裝)養殖小區。養殖小區由我們公司負責建設,然后承包給當地農民進行養殖,公司實行豬仔、技術、防疫、飼料、銷售統一管理。”該公司負責人說,公司帶動農民或合作社種植,公司提供技術、有機肥、市場渠道,打造品牌統一銷售,增加土地產出,助力脫貧攻堅,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據了解,鄧農的研發團隊發明了移動豬舍,原地打樁,不用混凝土、不用電、不用焊接,可組裝拆卸。移動豬舍的上層是光伏太陽能,中間是豬舍,下面種植香菇等食用菌。
近年來,該公司大力推進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實現節能減排,改善區域環境,打造生態特色示范縣,對畜禽糞污綜合利用進行全覆蓋,解決農村環境污染,解決秸稈禁燒難題,養殖糞污處理、種植方式變被動為主動,為鄧州“三農”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動力。
“利用豬糞發酵生產的沼氣,除了發電照明用和對車輛進行加氣外,還供應周邊群眾使用。沼氣設施產生的沼液,含有農作物生長所需豐富的氮、磷、鉀和腐質酸等多種營養成分,通過還田管網施用于農田,有利于改良土壤結構,促進農作物增產,提高農產品質量,既充分利用了沼液沼渣,又避免了對周邊環境的污染。”該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為發展循環經濟助力生態文明建設,該公司實行“五結合”,即移動養殖和固定處理相結合,畜牧養殖和特色種植相結合,農業發展和脫貧致富相結合,廢棄物處理和改良土壤相結合,循環小區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最終實現“五化”,即能源清潔化、種植有機化、養殖無抗化、食品可追溯化、模式可復制化。
“通過實行‘五結合’,實現‘五化’,之前的養殖污染問題迎刃而解。”公司負責人介紹。此外,養殖廢棄物污染、土壤改良、有機種植、節能減排、精準扶貧、美麗鄉村等一系列問題,在實施“鄧農模式”生態循環經濟后,都能得到有效解決。
按照發展規劃,未來三年,該公司將建設20個廢棄物循環利用處理中心及附屬移動養殖小區。其中一個中心可年處理10萬頭育肥豬的廢棄物,年產沼氣180萬立方,發電750萬度,供應中心及周邊2000戶農民使用;年產有機肥3萬噸,供應周邊20000畝有機種植使用,還能為每畝田地提供20立方沼液肥,改良20000畝土地進行特色種植,減少化肥使用1000噸。
“這樣一來,一方面解決了農村面源污染,實現了資源能源循環,生產的沼氣集中供氣、提純天然氣,還能裝罐銷售,促進可再生資源發展;沼液、沼渣是高效、安全的肥料,為生產安全的農副產品提供基礎。”該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鄧農模式”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該項目全部實施后,將加速該市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農民素質提高,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讓農民成為共享利益的主體。
在該公司園區西部,多臺大型機械正在作業,農耕文化、休閑農業體驗區、QQ家庭農場等休閑觀光區正在建設當中,鄧州最大規模的銀杏林、櫻花林雛形已現,屆時將成為該市又一處旅游勝地。
目前“鄧農模式”已成為國內養殖行業的亮點。2020年的目標是打好經營基礎,打造20個中心小區,帶動400個養殖小區,年出欄生豬200萬頭,年產沼氣3600萬立方,年發電8000萬度,供40000戶農民使用沼氣而能源清潔化,年產有機肥60萬噸,改良土壤40萬畝,帶動40000名農民脫貧致富。(鄧州市扶貧辦 習中洋 王崇順 魯昊旻 供稿)
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三農’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還要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提升農產品產地商品化處理水平。
到2025年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和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70%以上和80%以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一大亮點是聚焦畜牧業機械化水平,提出制定主要畜禽品種規模化養殖設施裝備配套技術規范,推進養殖工藝與設施裝備的集成配套。
今年前7個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共發布國家標準十余批,數量達到1000余項,涉及衛生防護、健康安全、食品、消費品、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工業制造、農業農村等多個領域,幾乎涵蓋了社會經濟中的方方面面。
日前," 幸福花開新邊疆 " 大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市,深入調研采訪當地決戰脫貧攻堅、建設美麗家園的新實踐、新路徑、新探索、新成效。新華網 曹楨攝 扎羅木得牧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哈克鎮,是全鎮 10 個現代化牧場之一,可以集中飼養 4500 頭奶牛。
占地40萬平方米的扎羅木得牧場內,4.8萬平方米牛舍整齊劃一,擠奶廳、青貯窖、改良站、污糞處理廠等廠房設施一應俱全,1000多頭奶牛毛色鮮亮、體格健壯,每天產出8噸牛奶,為養殖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縣有大循環,鄉有小循環,青海海晏縣哈勒景鄉建立生態循環鏈,實現農牧業的持續發展——” 標準化養殖只是興農合作社發展越來越好的原因之一,生態循環鏈的建立才是農牧業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和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它的標準時點是2007年12月31日,這次的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整整相差了十年。
6月1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就《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有關情況答記者問。由此可見,過去十年,經濟發展質量在提升,企業數量少了,但是產能集中度在提高,在產品產量增加的同時,污染物排放量在大幅度下降。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依托全域環境整治、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打造具有濕地水鄉特色的生態旅游鄉村,使鄉村人居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業農村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辦公室副主任王磊介紹,農村廁所革命一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
前不久,張寶金家的葡萄爛了根,眼看就要絕收,多虧了農業科技特派員田淑芬,難題才得以解決。在薊州區和武清區,天津農學院園藝園林學院教授王麗娟一直為鮮食草莓的種植戶們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