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2日15:51 來源:映象網
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工匠精神是直擊心靈的歷史力量。沉淀與滄桑是它的特征,堅持與創新是它的品格。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匠人用他們的堅守與創新推動著歷史的發展,改變著整個世界。
工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卓越品質。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經播出便引起熱議。在紀錄片中,鐘表修復師王津和組員們修復的水法鐘結構十分復雜,有上千個零部件,幾個人陸續修復了一年才完成。在寫實的鏡頭下、他們的工作清晰的呈現在觀眾眼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他們秉持的工作信念,嚴謹、細致、耐心的品質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通過修復師們的日常工作和平淡對話,仿佛可以窺探到千百年來文物修復技術的傳承與創新。
工匠精神是推動中國制造進步的源泉與動力。“中國制造”之所以能成為我國向世界展示的名片,那是因為無數勞動者用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和精湛的技藝征服了世界。然而,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制造大國并不等同于制造強國,要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離不開工匠精神的加持。工匠精神是改革與創新,是勇于突破是敢于突破。“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更需要弘揚工匠精神,惟有將工匠精神注入生產的每個環節,“中國智造”的時代才會更快到來。
在新時代,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爭當中國工匠。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普通的工作者,把工作做到極致,用心去打磨就是在為實現中國夢、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工匠們正在用勤勞和智慧書寫著歷史。偉大的工匠精神必將長久地在我們心中熠熠生輝。(李月白)
擇一事,從一生,在勤學苦練中傳承“匠心”,這是對河南中煙南陽卷煙廠電工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楊光露的寫照。楊光露借助創新工作室開展“創新藍海”“榜樣發展”“精英騰飛”等多項計劃,形成了“敢創新、能創新,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工匠團隊”。
在花都鄢陵,有一個靠果樹栽培育種和寫論文出名的“泥腿子”“土專家”,他以農民身份當上貨真價實的鄢陵縣林業科研所所長。
從業17年的馮立雷是中建二局二公司中原分公司的總工程師,除了榮獲第三屆“中原大工匠”之外,還先后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建二局青年科技之星、河南省工程建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等榮譽。
“從拿起焊槍參加工作,我已經在電力建設領域摸爬滾打24年”。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焊工教練、高級技師陳建平感慨的說到。
今年72歲的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趙留安從事烹飪行業已經整整60年。60年來,他都在為傳承豫菜精髓,發揚豫菜文化而努力。
“之所以堅持創新38年,就是覺得石油人就要老老實實落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談到堅持創新的動力,朱一斌這樣解釋。
”1996年,陳建平經過2年的學習,走上了焊工生涯,他始終牢記父親的話,手臂上的傷疤也見證了他20多年以來對焊接工作的執著與堅守。從學徒到熟練焊工,再到鍋爐焊接質檢員、技術員,從普通工人到技師再到高級技師、焊接技能教練……陳建平在師傅指導下不斷學習,在弧光閃耀中鍛煉,在焊花飛濺中成長。
似乎與焊槍結下了不解之緣,17歲的方剛小伙,第一次拿起焊槍便再也沒有放下,憑借鉆研與努力逐步成長為一名焊接技能專家。2020年12月1日,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走進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鄭州),走進中原工匠陳建平的故事。
12月1日上午,河南省總工會、河南省委網信辦在鄭州聯合啟動2020河南省“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河南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巖松出席啟動儀式并為采訪團授旗,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寇武江宣布活動啟動。
污水處理廠就像一座城市的腎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第一道防線,也是維護綠水青山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