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6日12:28 來源:鄭東新區普惠路小學
辦報紙、寫博客
帶著學生做主播
——記普惠路小學抗“疫”一線主播王勛老師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河南省教育廳在宣布推遲開學的同時,有序組織老師們開展包括“電視同步課堂”和“在線直播教學”在內的空中課堂,讓廣大師生“隔離不隔教”、“停課不停學”。
不能及時返校學習,缺少老師面對面的輔導,沒有小伙伴的互幫互助,很多家長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憂慮是否妨礙孩子的全面發展。
但是鄭東新區普惠路小學五一班的家長卻不這么看。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孩子雖然隔離在家里,但和在學校上學時的狀態卻沒有什么兩樣,各項學習和活動每天都按部就班地進行。
說起來,這都與班主任王勛老師幾年來精心打造的班本課程有很大的關系。普惠路小學是新教育實驗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名字。五一班的班名是“梧桐班”,源于《詩經》中的“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就是希望班里的孩子們每日里向著太陽的方向生長,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培育高潔向善的品格。
在這個班,王老師給孩子們安排了許多與眾不同的活動。
可愛的王勛老師
01抄新聞,播新聞
為了提升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王勛老師將每天下午學生進校的預備時間改造成了“梧桐故事會”,為每一位同學都提供當眾表達的機會。
再后來,王老師將“講故事”改成了“新聞聯播”。王勛老師說:“安排抄新聞的任務,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民生,拓寬孩子視野,砥礪家國情懷。”
孩子們前一天在自己的“新聞本”上摘抄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并在家里進行練習播報,第二天下午進校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播新聞”。節假日里,孩子們到不了學校,就在家里做起“新聞小主播”,并把錄制的新聞視頻發到專門的讀書群里,與大家分享做播音員的快樂。
幾個學期下來,抄新聞播新聞已經成了梧桐班孩子不成文的作業,老師不再布置,也不強制要求和檢查,但是孩子們都在自覺地進行。
02學古文、誦經典
從二年級開始,王老師就領著孩子們學習《三字經》、《千字文》和《小古文100課》。
每天進校鈴聲響起,孩子們背著書包走進校園時,王老師都已經準時在梧桐教室等候,然后用經典誦讀開始一天的課程。
每逢寒暑假,師生們不能每天見面,王老師就用荔枝FM錄制小古文的朗讀錄音,發到班級讀書群里,讓孩子們模仿老師的樣子學古文。
今年寒假很特殊,面對新冠狀肺炎的疫情,王勛老師及時調整誦讀的內容。用古典詩詞來激發孩子們對英雄的敬仰之情。
隔著電腦屏幕,王老師帶著孩子們一句一句地誦讀《詩經》,用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激勵孩子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孩子們去理解抗疫前線醫護人員的英雄氣魄和家國情懷。
03辦報紙、開博客
王勛老師教語文,在課堂上變著法子引導學生以課文為例子寫作文,為了展示孩子們寫的文章,進一步激發孩子寫作文、寫好作文的興趣,創建了梧桐班的班報——梧桐報。
隨著一期又一期梧桐報的問世,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寫作水平也在逐漸提升,家長們也有了勁頭,大家伙心朝一處想勁朝一處使,“梧桐報”也越辦質量越高。
到現在,梧桐報已經累計出版了60期,在普惠路小學乃至整個鄭東新區都小有名氣。但是,由于每期“梧桐報”的版面有限,只能容納一個專題,這樣孩子們隨手寫的其他作文便沒有發表的平臺,沒有展示的空間。
為了彌補“梧桐報”時效性較差和版面不足的缺陷,王勛老師為每一個同學注冊博客,并把所有的博客鏈接起來,形成班級圈子。這樣每位同學在自己博客上發表的文章都能出現在班級博客圈子上,每一位同學也都能在這里看到自己同學和老師的文章,并且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進行評論。
因為有課文做扶手,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因為有“梧桐報”和博客做展示平臺,孩子的寫作的積極性非常高,寫作的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04公眾號、廣傳播
有了自己班級報紙——梧桐報,有自己班級的博客——鄭東新區普惠路小學5.1班博客圈子,還有專門用來讀書有微信群——梧桐語??梢赃@么說,王勛老師在從不同的角度對孩子的讀書和寫作來進行激勵和督促。
但是,這些相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為了克服這些局限性,王老師又申請了微信公眾號——從活動到課程,用自媒體來記錄和宣傳梧桐班的孩子。與傳統的宣傳方式相比,自媒體的更新和互動性更強,而且更方便傳播與保存。
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寫的文章上了微信,在老師、家長和親戚朋友之間廣為流傳,還不斷地有人點贊和評論,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精神氣質也自然開始變得與眾不同。
05攜家長、共進步
由于疫情的原因學校無法按時開學,老師們都開直播給孩子們講課。王勛老師不但給孩子們講課,還給家長開了直播。用釘釘直播給與家長分享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的《家庭教育》,普及兒童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知識,分享教育的心得和經驗。
有了家長的陪伴和鼓勵,孩子們讀書的勁頭更足了。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看著孩子們一點一點的變化,家長的信心也更足了。
正是有了王勛老師幾年來的引導和陪伴,普惠路小學五一班的孩子們早已了養成每天抄新聞播新聞的習慣,養成了每天朗讀一篇文章的習慣,養成把寫好的文章發表到博客上的習慣……
這些好習慣讓孩子們在無法正常返校上課時也依然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讓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在博客、荔枝、微信的虛擬空間里與老師同學進行對話、交流、學習,彌補了直播教學中時間短、交互性差、同伴缺失的不足。
王勛老師在普惠路小學“班班有特色”的要求下,用自己多年學習積累的教育學與課程論知識,將學生、學科和教師完美地編織在一起,形成了涵蓋閱讀、寫作、口語表達和思想教育為一體系列的活動,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班級特色課程。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目前,全國輟學學生由去年大約60萬人降至2000余人,導致學生輟學的原因集中在五個方面?!獙τ跉埣驳膬和?,就要通過多種途徑,根據殘疾的程度,通過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安置以及送教上門多種途徑,解決孩子教育的問題,要因人施策,解決有保障的問題。
加快發展5G,為經濟賦能、為民生涂色、為創新提速。牢牢地把握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機遇,拓展5G應用,我國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將更加穩健,高質量發展動力也將更加強勁。
5G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領頭羊”,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育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5G網絡建設快速推進,用戶規模持續增長,與各行業融合逐步深化,創新應用不斷涌現,有效帶動了內需擴大和經濟轉型升級。
“能聽到我說話的敲1”“現在我找同學連麥”……隨著鄭州市中小學全面復課,這些耳熟能詳的對話將成為“過去式”。孔曾對網課的感覺也不算差,不過,沒有同學,沒有老師的面對面,少了教室的“場”,一個人有些坐不住。
3月16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32場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疫情防控最新進展情況,重點發布和回應穩定國企運行、服務保障民生、復工復產、保障教育教學、發揮國企黨建引領作用等社會關切問題。
3月16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32場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疫情防控最新進展情況,重點發布和回應穩定國企運行、服務保障民生、復工復產、保障教育教學、發揮國企黨建引領作用等社會關切問題。
河南省教育廳聯合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等,共同錄制的“名校同步課堂”于2020年2月10日正式開播,保障了全省1800多萬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
針對這種狀況,學校積極響應上級教育部門號召;保障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2月1日起全體教師包生到人通過班級微信群等,指導家長學生通過線上平臺開展網上教學,2月10日起河南電視臺“名校課堂”網上教學上線。
周萌說,八年級的生物課程內容整體比較簡單也相對獨立,以往在生物學科不是很擅長的學生也不要有心理負擔,要有能學好的信心。這個例子只是她平時工作中的一件小事,類似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長此以往,一絲不茍、不輕言放棄的工作態度也成了周萌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