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0日08:08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李宗寬
這段時間,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館長王獻本忙得團團轉。博物館開館在即,各種準備工作千頭萬緒,包括一批“國寶”將集中布展亮相,容不得半點馬虎。
二里頭遺址被譽為“華夏第一王都”“最早的中國”。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項目,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是集中展示夏代歷史、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歷史、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建設過程備受社會關注。
王獻本介紹說,自2017年6月工程奠基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省委、省政府和洛陽市委、市政府對博物館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博物館與建設單位及各部門分工協作,掛圖作戰,通過搶抓工期,高質量完成項目主體工程建設、裝修裝飾、竣工驗收及文物調撥展陳等工作,確保了如期開館。
作為博物館負責人,王獻本對館體整體設計非常自豪。他介紹說,博物館以二里頭所處的洛河臺地為靈感,外觀以做舊的銅為主要材料,像一座“破土”而出的宮殿,寓意“最早的中國”誕生。此外,博物館大量使用夯土和紫銅裝飾,讓這座博物館顯得與眾不同,給人帶來很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為了完整展示夏文化脈絡,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此次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其中,以二里頭遺址60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遺物為主,還有“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辦公室提供的一批珍貴資料。此外,蚌埠市博物館、荊州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也提供了許多重要文物。
王獻本說,文物布展可是精細活、技術活。為了確保展出質量,工作人員從庫房小心拉出文物、開箱、檢查核對文物清單、比對位置、上展臺。每件文物都有自己的“座位”,工作人員嚴格按照事先討論修改多次后確定的陳列大綱,一件件對號入座,再進行精心設計,力求呈現給觀眾最好的觀賞感。
為讓觀眾“零距離”感受“最早的中國”魅力,博物館還通過大型浮雕、沙盤、VR體驗、互動游戲、視頻播放等多種方式呈現展品的歷史背景等信息。此外,博物館內還設置開放性的文物修復區,觀眾可以隔著玻璃看到文物修復人員現場工作,近距離感受文物“重生”的全過程。
王獻本說:“今年是二里頭遺址發現暨科學發掘60周年,特殊時刻,作為展示‘華夏第一王都’平臺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開館意義非凡?!痹谒磥?,博物館開館對于保護和展示二里頭遺址發掘成果,傳播河洛文明,彰顯中華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副隊長趙海濤 介紹,從發掘現場帶回來的破碎的陶片、以及不起眼的土壤,都是一把窺探歷史的鑰匙。5G智慧+也將應用到二里頭遺址公園的展覽中,通過虛擬建模,實現AR看展
(記者 闞力)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云上博覽會)16日在北京啟幕。展館上述板塊內,通過“云端”重點展示二里頭遺址、雙槐樹遺址等發掘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擇中建都的理念。
(記者 孫自法)“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推動二里頭遺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走向世界、融通國際”“下一步要按照世界遺產的標準,做好二里頭考古規劃”“二里頭遺址考古迫切需要加強力量擴大規模,發掘更多夏文化的信息和證據”…… 陳星燦研究員主持座談會。
迄今為止,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大規模的宮殿建筑群和宮城、都邑中心區主干道網以及官營作坊等重要遺跡,出土文物數萬件。記者了解,去年,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越來越多人有機會領略赫赫夏都風采,親身感受中華早期文明精粹與巨大張力。
7月17日,省委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研究我省宣傳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
6月18日,省長尹弘深入洛陽市,就文物保護利用和脫貧攻堅工作開展調研。要加快推進遺址發掘保護利用工作,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創新文物展示方式,讓文物活起來,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安攝 49歲的顧萬發是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曾三次擔任雙槐樹遺址的發掘領隊。河洛古國已體現出兼容并蓄的文化傳統,表明中華文明從起源階段就具備開放包容的特性。
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鄭州公布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實證了在5300年前后這一中華文明起源的黃金階段,河洛地區是當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原標題:《河南淮陽發現中國最早的車轍 將我國用車歷史提前至少500年》“由于無法對車轍痕跡直接測年,研究人員根據打破有車轍路面的龍山時期墓葬的測年數據判斷,路面以及車轍的使用距今至少4200年??脊殴ぷ髡咴诤幽腺葞煻镱^遺址曾發現夏代車轍,將我國用車的歷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
“對中國考古學而言,夏的存在長期被視為‘哥德巴赫猜想’。如今考古、文獻史學、測年技術等多學科證據使猜想沖破迷霧,夏朝從傳說邁入信史階段?!毕纳讨軘啻こ淌紫茖W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