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2日14:5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5年,農村交通條件和出行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連接城鄉、安全暢通、服務優質、綠色經濟的農村公路網絡。
《意見》要求,加快補齊農村交通供給短板,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加快推進撤并建制村、抵邊自然村、云南“直過民族”和沿邊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2019年底前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2020年底前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為廣大農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明確,推進“農村公路+產業”融合發展,與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有效銜接,加快通往主要產業經濟節點公路建設,推進國有農林場公路建設。到2025年,有需求的地區實現鄉鄉都有產業路或旅游路,全國農村公路等級公路比例平均達到95%以上。堅持“資源共享、多站合一”,鼓勵農村客貨統籌、運郵協同、物流配送發展,將管理、養護、客運、貨運、物流、郵政、供銷網點、快遞、電商等多種服務功能整合融為一體,提升站點覆蓋率。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節點建設,改造完善田頭市場設施設備,鼓勵推廣應用新能源、冷藏保溫等專業設備和車型,提升農村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到 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建制村直接通郵。
但跟這些交通大動脈相比,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看似微小,卻直接服務著6億多農民群眾。可以說,能不能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直接影響著近半數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的時間表。
2015年以來,貴州先后啟動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組組通”硬化路三年大決戰等攻堅行動,全省農村公路新改建里程5.9萬公里,建成7.87萬公里通組硬化路,實現30戶以上村民小組100%通硬化路。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脫貧攻堅,交通先行”。截至今年10月,5年來,全市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7.9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103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790公里,改造危橋384.6延米。
登封市、中牟縣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建設示范縣,滎陽市、新鄭市成功創建市級“四好農村路”建設示范縣;新鄭市、中牟縣、上街區成功創建河南省“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
建設“四好農村路”是指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四好農村路”疏通了交通“微循環”,城貨下鄉、 山貨進城、電商進村、快遞入戶,雙向、多向運輸便利又帶動促進了產業發展。
“這幾年,我們村泥巴路變水泥路,我家建起新樓房,摘掉了窮帽子,今年養500多只雞不愁銷路。目前,建立70多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貧產業基地,富硒優質稻、小龍蝦、瑤山雞等一批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帶動5000多戶貧困戶走向幸福生活。
《意見》明確了10個農業農村重點領域補短板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包括加快高標準農田、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現代農業園區、動植物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供水保障、鄉鎮污水處理、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農村公路、農村電網等。加大設施農業用地支持力度,完善重點涉農項目建設用地“批、征、供、用、管”全鏈條保障模式,保障項目用地。
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就補齊短板進行了深刻闡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了工作著力點。
河南創新推行應急運輸AB證、農民工返崗集中包車、分級分區管控等政策措施,開辟綠色通道825條,累計運輸應急物資470萬噸,完成返崗客運包車和定制公交3.2萬趟次,運輸返崗人員66.3萬人次,免收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96.7億元。
上半年,河南省公路水路完成投資310.7億元,占年度目標600億元的51.8%,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