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6日18:29 來源:中國江蘇網
在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雜志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文章《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章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國發展令世界矚目,支撐古老中國騏驥一躍離不開文化的力量。可以說,文化自信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打牢思想根基,提供精神、智慧和道義的支撐。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培固民族精神的“根”。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華優秀文化,涵養著深厚的文化自信。面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既精心呵護,也善于挖掘和闡發,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激活其內在的強大生命力。這些年,從開展“網絡中國節”到各地舉辦“網絡文化季”,發展文化,傳統與時代并行,延續與創新同進,發展文化的多元、多樣,以寬容、寬廣在兼容并蓄時更新文化的血脈,是在培固我們民族精神的“根基”。
涵養核心價值的“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有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國家、社會和公民,就有什么樣的取向、路徑和行動。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力量。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為社會聚力。文化自信一旦確立起來,將融入人們的精神生活,形成高尚的倫理道德、正確的行為操守、優雅的審美情趣,并在具體實踐中規范、制約和激勵人們的行動。
共筑偉大復興的“夢”。復興之路上,增強文化自信不可或缺。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給養庫”、社會和諧的“融合劑”、生態文明的“制導儀”,潛移默化地發揮著持久影響力。“為政以德”“仁民愛物”的治政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剛健有為”“革故鼎新”的進取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奇偉瑰麗、高邁超絕,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
中國的文化,不僅孕育了從未中斷的“亙古亙今,亦新亦舊”的文明,也創造出人類歷史上罕有的一個民族從衰落走向復興的奇跡。這正是中華文化的偉大之所在,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在“守根求源”中走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們以獨特的智慧和價值屹立東方,也一定會以包容與創新的氣質走向未來。(蘇喻)
《建議》不僅提出“十四五”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目標任務,也明確了“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要求。廣大文化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創作屬于這個時代、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謳歌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立足更深入地認識中國歷史、中華文明發展史、人類發展史,深刻闡明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首先要深化關于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認識,深刻體察當今時代傳統安全要素與非傳統安全要素相互交織、相互融合、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客觀現實。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還要認識到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在當前更明顯地呈現出傳統與非傳統相互交織與滲透的特征。
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更多內容,推薦閱讀2019年第6期《求是》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
“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來源:敦煌研究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是互聯網科技發展的盛宴,也是智能互聯、擁抱未來的發展機遇。25年來,中國互聯網從無起步,從“跟隨者”變成不少領域的“引領者”,中國正由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不斷邁進。中國將賦予互聯網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全球經濟發展也將由此增添新動能。
——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成就進入世界前列,中國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形于內”才能“發于外”,只要秉持高度文化自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保持戰略定力,中國發展必將穩步向前。
只要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中國道路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我們就不怕任何狂風巨浪,我們的文化自信力能經受任何考驗。應該重視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的理論和方法論指導,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對傳統文化的激活作用。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考察調研,來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敦煌莫高窟,實地考察文物保護和研究、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等情況,并登上嘉峪關關城城樓察看關城整體面貌,聽取河西走廊長城、關隘歷史文化情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