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6日20:39 來源:北京晚報
家庭教育培訓市場忽悠太多
短短三四天時間,花上五六千元,便能從“門外漢”搖身一變,獲得國家認證的家庭指導師培訓證書,甚至是國際認證的講師資格,轉而繼續給更多家長開課……如今,很多家長越來越注重科學育兒,市場上有關家庭教育的培訓課程也層出不窮,但“速成”之下往往“注水”頗多,噱頭背后暗藏種種貓膩。
課程
三五天速成 收費5800元到9800元不等
作為新手媽媽,鄭琳從孕期便開始關注育兒知識。除了訂閱公眾號以外,她還經常向身邊的“過來人”取經。“前段時間,剛好看到有朋友要開一期家長工作坊,就過去體驗一把。”鄭琳發現,朋友早已不再是離開職場多年的全職媽媽,而是眾人口中的“張老師”。進一步打聽之后才知道,朋友確實已經取得“注冊正面管教家長講師”資質。
帶著好奇心,鄭琳在網上開始搜索相關信息,“一下子冒出好多培訓機構的課程介紹,都打著正面管教的旗號。”經過咨詢,鄭琳了解到,正面管教分為家長講師認證班和學校講師認證班。“都是三天課程,價格據說業內統一,每人5800元,一旦繳費概不退費。”
記者以家長身份致電某機構,對方表示近期沒有開設正面管教認證班,但有新開發的鼓勵咨詢師認證班,同樣是三天課程,每人6000元,“有點像心理咨詢,但不會講太多理論,也不用學很多技能,只要通過活動感受老師講的東西就行。”
在“貨比三家”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相關培訓的名目遠不止這些。單單是一家機構,就提供注意力訓練師、記憶力訓練師、學習能力指導師、親子溝通培訓師、情商訓練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和思維導圖訓練師等諸多“頭銜”,費用也不盡相同,如情商訓練師為6300元,注意力訓練師為8800元,學習能力指導師為9800元。
從教學安排來看,這些培訓都可謂“速成”。以5月份即將開班的家庭教育高級講師認證課程為例,短短四天時間,不僅涵蓋孩子每個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與科學教育之道、各個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與滿足方式、孩子成長中的關鍵期與教育原則、多元智能理論與潛能開發、培養優秀孩子的邏輯層次與終極秘訣等,還包括講師系統的演講流程和講師標準的演講技巧。如此“濃縮”的課程,讓鄭琳覺得有些荒唐,“要真想把這些都講到,顯然只能‘蜻蜓點水’,就算全聽下來,也頂多是知道個皮毛。”
證書
完成課時就能拿證 網上還能花錢買證
更讓鄭琳心生疑惑的是,各家機構在宣傳培訓內容專業的同時,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示“無門檻”,并強調“拿證不成問題”。
記者從一家開設正面管教認證班的機構也了解到,課程對于學員的學歷和從業經驗沒有要求,三天課程結束后,導師會將學員資料提交到美國正面管教協會,之后由協會直接將電子版證書發給個人。對方明確表示,只要完成課時,就能拿到證書,具備開設講座或舉辦家長工作坊的資質。
而開設家庭教育高級講師認證課程的機構工作人員也表示,零基礎也能吸收和消化看似專業的授課內容,課程最后一天下午就會安排考試,考完一個月內可以在網上查成績,三個月內就能拿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試驗基地頒發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培訓證書和中國國家培訓網頒發的家庭教育高級講師證書。
當記者提出擔心考試通不過時,對方立即稱“考試內容跟課程內容直接相關,四天學下來以后,學員基本都能通過,通過率達到95%以上。”此外,還強調“考試雖然是閉卷,但主觀題比較多,考前還會組織集中復習,難度不大。”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相關證書甚至可以在網上花錢買到。在一家專門經營“職業技能鑒定”的淘寶店鋪內,記者就看到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證書。據客服介紹,該證書屬于“高級”,售價600元,只要將個人身份證正反面照片、電子檔照片和學歷等資料發給客服,就可以坐等出證發貨,對方還特意提醒,“學歷如果是九年義務教育畢業可以不提供,默認高中。”
運營
付費可申請特聘講師 8000元提供運營培訓
除了發證以外,大多數的培訓機構還有不少配套服務。以開設家庭教育高級講師認證課程的機構為例,根據工作人員發來的介紹資料,該課程為學員準備了家庭教育的專業講稿,幫助學員迅速成為一名家庭教育講師。此外,介紹中強調,學員將能給所有的學習對象開設有關家庭教育的講座與培訓,獲得源源不斷的經濟回報。如果支付費用,還可以申請“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特聘講師”聘書,并在網站上公布講師介紹,擴大影響力。
而另一家主打正面管教培訓的機構則表示,參加認證班的學員成為講師后如果計劃開啟個人工作室事業,強烈建議參加為期兩天的高級運營培訓,每人收費8000元,授課內容則包括目標客戶精確畫像,基于客戶定位的互聯網、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三位一體市場呈現方法,家長購買心理解析,銷售目標細化為講師的語言話術,八種電話技巧和十種面對面談單技巧等。
對于這些“貼心”服務,鄭琳恍然覺得似曾相識。“難怪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培訓課程或者家長工作坊相關的‘曬單’,但不管怎么‘曬’,實際開課質量沒辦法一下子提上去,畢竟很多人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知道幾個概念而已,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話,后續恐怕也不好招到人來參加。”一位新上崗不久的“指導師”也坦言,自己的工作室面臨“招生困境”,“早些年入場的已經攢下不少家長資源,現在做這個難度要大很多,家長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不像剛開始那么認這一套了。”
觀點
不能一味降低門檻 更需要個性化服務
“家庭教育培訓市場之所以亂象叢生,其實與家長的心理需求和狀態息息相關。”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家庭教育,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不排除有的存在功利或膚淺的想法,以為家庭教育可以經過短期培訓速成,甚至寄希望于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迎刃而解。“殊不知,家庭教育關鍵還在于父母自己的基本素養,這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沉淀,不可能靠三五天的培訓來實現。更何況,目前很多培訓機構徒有其表,缺少教育內核,授課人員的專業性得不到保證,內容也只是走過場,缺乏針對性。”
在儲朝暉看來,必須大力提升家庭教育的培訓者或指導者的專業化程度,建立起一支兼具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理論基礎和家庭教育指導實踐經驗的正規軍,并明確相應的培訓體系和框架,清晰界定從業者的資質要求,而不是一味降低門檻,濫發證書,導致相關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質量無從保證。
“事實上,我們現在所提供的講座和培訓,對很多家長來說還不夠有針對性。”儲朝暉表示,家庭教育更需要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和遇到的具體問題來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在這方面,婦聯、教育部門和社區都應發揮各自優勢,并逐步劃清各自的職責和邊界,進一步加以完善和細化。
儲朝暉還提醒,家長應當理性看待市場上所出現的家庭教育培訓業務,不斷提高自己的判斷力、辨別力和學習能力,切忌盲目跟風,被一些機構炒作的噱頭所迷惑,更不要過分追求考證,陷入流于形式的假象。(記者 宗媛媛 插圖 宋溪)
張晨靜]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危機,擾亂了全社會經濟發展的節奏。報道指出,由于新冠疫情,女性從事家務和家庭護理的工作大幅增加,她們喪失就業和教育機會,這讓女性的身心健康可能會變得更差。
10月22日零時許,鄭州市市場街桐柏路地鐵口附近,一名九歲的小男孩手里拉著一只行李箱,看上去情緒低落,獨自徘徊在漆黑寒冷的街頭。當晚,由于小男孩始終不愿說出父母聯系方式,最后在民警的勸說下,答應跟民警回派出所休息。
近日,武漢地鐵2號線金銀潭站,一名女孩瘋狂用腳踹同行女子,這是怎么回事↓↓↓拍攝者稱,兩人應該是母女關系。女孩看沒有踢到母親,甚至還動手打了這名路人,后經母親勸阻,地鐵到站后,母女兩人上了車。
一段時間以來,孩子因與家長溝通不暢而自殺自殘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引起社會對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也為家長反思自身教育方式敲響了警鐘。事實上,一些家長對孩子物質上舍得投入,自認為對孩子“付出”很多,卻恰恰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羅水社區“老人被狗繩絆倒后身亡”一事持續發酵。據杏壇鎮宣傳文體辦透露,目前,經過多次協調,發生意外的老人家屬方暫時同意,將不會追究女孩責任。
4月23日,張家港市檢察院對成然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同時責令其父母接受為期一年的“強制親職教育”,并向張家港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發出《親職教育輔導委托函》。將家庭教育納入法治層面,可以更好地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引導父母科學理性教育孩子,甚至可以對父母進行強制監督,意義深遠。
如何通過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不僅考驗著個人和家庭,也考驗著學校和政府。為了盡可能減輕家里負擔,一到假期張新文就去工地找活干,而且專挑重體力活干,因為能多賺工錢。
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家庭美德、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良好的家風家教,既是培育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重要的手段。
2月13日,正在隔離病房等待檢測結果的舒先生和妻子,先后接到家中兩個孩子的電話:“爸爸媽媽,現在每天都有叔叔阿姨來照顧我們,你們可以安心隔離檢查了。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涪陵區各級婦聯干部和巾幗志愿者陸續給800余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送去了急需的口罩。
春節期間,家宴是中國人家庭生活的頭等大事,同樣也是傳統文化、優良家風傳承之時。往深里看、往遠里看,良好的家風如同生命的基因一般,不管家宴如何遠逝,先人音容如何磨滅,置身地域如何流轉,孩子們回首過往,在家族的傳承有序中,家風依然在身上延續、發展,推動他們向善向好。春節歷久不衰,其形成與延續帶有傳統文化印痕,家宴自然也是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鮮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