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7日17:24 來源:四川在線-天府評論
東風思浩蕩,紫氣伴禎祥。在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中,最盛大也最富煙火氣息的莫過于春節。春節期間,家宴是中國人家庭生活的頭等大事,同樣也是傳統文化、優良家風傳承之時。
教育家豐子愷曾言:“教訓子女,宜在幼時。先入為主,終身不移。”家宴是過年闔家歡聚的時刻,激發著人情的味道,當此之際,讓孩子們重溫家庭美好、領教家風家訓、感悟傳統文化,往往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功用。就此意義來說,家宴是一堂家風薪傳、文化承傳兩美并立的“實踐課”。
如何烹好此家宴,上好這堂課?向善向美向上是好家風的內核,凝聚了中華民族千年的傳統美德和現代家庭的價值觀。留得住家風的根,方能守住民族的魂。新春佳節,家中宗親共聚堂屋、圍坐一桌,長輩現身言傳,講述當年的故事,傳習當地的年俗,教導后生待人的至理;躬親身教,勤儉節約,從善如流,傳授他們生活的智慧。一個人,一個家族,一種家風,如是而已。
往深里看、往遠里看,良好的家風如同生命的基因一般,不管家宴如何遠逝,先人音容如何磨滅,置身地域如何流轉,孩子們回首過往,在家族的傳承有序中,家風依然在身上延續、發展,推動他們向善向好。
春節歷久不衰,其形成與延續帶有傳統文化印痕,家宴自然也是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鮮活教材。除夕守歲、給長輩拜年,體會祝福文化;包餃子、打糍粑,回味飲食源流……這些趣味盎然的年俗,將傳統文化寓于家宴之中,讓孩子們加強與長輩的情感交流,培養對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可謂一舉多得。
在國與家中,孩子們不僅肩負著國家的發展和未來,更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火種。利用家宴抓好家風和傳統文化沿習,固然能讓他們的“年”過得更圓滿,但這只是一個引子、一個開端,我們要以此為契機,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不同優勢,引導三方“相擁而舞”、相向而行,讓孩子們對優良家風、傳統文化心存敬畏,讓學習溫故持續升溫,成為一種自覺習慣。
24日晚,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星空放映啟動儀式,在鄭州博物館新館文化廣場舉行,李雪健、劉勁、盧奇、吳軍、王慶祥、徐帆、劉昊然、姚晨等電影人齊聚鄭州,共襄光影盛宴。在電影《焦裕祿》30周年紀念的環節中,電影《焦裕祿》的出品人吳寶文,導演王冀邢,主演李雪健,編劇方義華、攝影強軍等主創也來到現場。
見習記者 陳月芹 1月18日曾舉辦“萬家宴”的武漢百步亭社區傳來居民發熱消息。公開資料顯示,百步亭是武漢知名大型社區,包括花園現代城、溫馨苑、百合苑、怡和苑、安居苑、景蘭苑、天順園、幸福時代、怡康苑共9個小區。
隨后,“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將挨個揭開面紗。預計今年上半年亮相的“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選取故宮藏品佳作,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韓熙載夜宴圖》將登場。
11月2日,南京仙林街道仙林新村社區居民參加千家宴(無人機拍攝)。仙林新村是一處拆遷安置房小區,多年來,社區通過網格化管理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居民開展自治,形成了良好的社區鄰里關系。
10月7日重陽節,劉先生在飯店組織家人為母親過節聚餐時,突發疾病昏厥,不省人事。醫生迅速趕到,通過心肺復蘇術使患者恢復了意識,這時,巧合的一幕發生了…… 關有良跪地對患者實施心肺復蘇。
當日,河南省太康縣一對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孫明理兄弟,在村邊支起大鍋,宴請全村和部分敬老院里的老人。河南省太康縣孫莊村村民 孫占起:重陽節,他弟兄倆以前窮得很,吃百家飯長得,現在他不忘大家,請大家吃頓飯,我也去了。
中秋佳節,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熱熱鬧鬧迎接中秋佳節,共同慶祝豐收的喜悅。在江蘇省淮安市,300余名小朋友身著唐裝,共同繪制月餅、甜柿、蓮藕、螃蟹等充滿中秋元素的水墨畫,筆墨之間透出童真童趣。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島學校的操場上,學生們手牽手圍著張麗做游戲,在“無敵海景操場”任何一個角落,抬頭便是一片蔚藍(6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已有七個多月身孕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島學校教師張麗在辦公室備課,有時一忙就是一上午(6月26日攝)。
浙江省樂清市淡溪鎮寺西村村民黃順金早早地在村里的家宴中心預訂了酒席,過年了,沒有什么比一家人和和美美吃頓團圓飯更重要。2016年6月,寺西村家宴中心在村民安置小區內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為樂清市第一個村級家宴中心。
春節飲食,無論年夜飯還是年中餐,無論是家人一起吃團圓飯還是親朋好友聚餐,餐桌上都會擺上討口彩的食物。總的來說,過年的飲食源于互敬,樂于“點點數、好好色、品品味”,就能過個有滋有味、養眼氣爽的康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