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10:43 來源:經濟日報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以來,全國各級政府攻堅克難,久久為功。老有所養、弱有所扶、病有所醫等一系列實際舉措,聚焦解決民生領域難點熱點問題,一幅幅溫暖的民生圖景徐徐展開。
“金山銀山,不如社保真靠山?!苯衲?月份,在女兒出生10天后,四川省攀枝花市市民蔣維強就到當地社區為孩子辦理了居民醫保。在蔣維強看來,有了醫保護航,自己的小天使就多了一份保障,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隨著改革深入,人們的社會保險參保意識正從“要我?!弊優椤拔乙!?。通過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9.2億人,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持續增加。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超過11.5億人,基于“互聯網+”的服務模式正在普及,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
在待遇方面,退休人員不斷得到好消息。今年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此次調整是我國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4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也是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3年同步安排適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預計將有1.14億名退休人員受益。目前,各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金額已全部發放到位。養老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使人民群眾獲得更多幸福感。
圍繞“難有所助”,低保標準也實現“連增”。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城市低保平均標準為每人每月575元,農村低保平均標準為每人每年4754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7.6%、12.9%;1月份至9月份累計支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237.5億元,同比增長20.2%。不僅如此,隨著困難群眾需求從溫飽型物質需求向多層次需求延伸,社會救助工作正在從單一的現金救助向多維度保障轉變,從簡單的生活型救助向物質保障與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導、能力提升和社會融入相結合的綜合型救助拓展。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一年來,我國全力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設。前三季度,中央財政投入資金54.4億元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懊裾看罅ν七M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出臺專項政策,并督促政策落地。目前,全國已有20個省份出臺了實施意見,從國家到地方的關愛服務政策體系正在形成。”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黃勝偉說。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在加快省級統籌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今年以來,我國社保領域改革全面提速,先后建立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同時,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工作也已有序啟動。這意味著,我國向養老金全國統籌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我國將朝著逐步實現統收統支的全國統籌的目標發展。
由于我國人口流動日益頻繁,隨兒女長期在異地生活的“老漂族”、流動性較大的農民工,以及為治病不得不轉診的參保者,曾深受異地就醫報銷不便之苦。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上備案的人員已達到257萬人,9487家醫療機構聯網。目前,全國所有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所有統籌地區均已實現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對接,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時無需“墊錢”“跑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秉志)
美國心臟病協會說,也許正因為如此,超過80%的受訪者希望國會通過立法,終結這種意料之外的醫療收費。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中有1318人說他們曾經收到過意外醫療賬單,有977人擁有個人醫療保險。
4日是鄭州市實行單雙號限行第一天,按照規定只能雙號車(2/4/6/8/0)上路行駛。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余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結果表明,搬遷群眾住房質量安全驗收率達100%,子女就學條件改善率達99%、就醫條件改善率達99.87%,“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率達100%,搬遷群眾滿意度達100%。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余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結果表明,搬遷群眾住房質量安全驗收率達100%,子女就學條件改善率達99%、就醫條件改善率達99.87%,“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率達100%,搬遷群眾滿意度達100%。
題:“最后100米”,堵車更堵心——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調查 記者了解到,以太原市為例,老城區醫院占地多在100畝、200畝,最小的僅30畝,因為地上車位有限、地下車位沒有,停車存在實際困難。
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介紹,方案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7個方面20條具體措施。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簽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保留并暢通這個渠道。
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全面部署。
王海東介紹,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開展兩項工作:一是在全國開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活動,在醫療機構中推動友善的管理、友善的服務、友善的文化、友善的環境,便利老年人看病就醫。
地鐵里沒有“健康碼”不能乘車的老人,醫院里不會手機掛號不能就醫的老人,冒雨交醫保卻因拿的是現金而被拒的老人,被家人抬著在銀行柜員機前進行人臉識別的94歲老人……隨著老年人被困在“數字鴻溝”里的問題日益凸顯,國家終于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