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14:5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地鐵里沒有“健康碼”不能乘車的老人,醫院里不會手機掛號不能就醫的老人,冒雨交醫保卻因拿的是現金而被拒的老人,被家人抬著在銀行柜員機前進行人臉識別的94歲老人……隨著老年人被困在“數字鴻溝”里的問題日益凸顯,國家終于出手了。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從“應急保障”“交通出行”“日常就醫”“文體活動”“政務服務”等多個方面作出了詳細安排,可以說安了老年人的心,安了為人子女的心,也安了全社會的心。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帶來的智能化服務,提高了我們的社會治理與服務效能,但在方便了大部分人的同時,也為難住了一小部分人,而這一小部分人就是本應得到社會更多關愛的老年人。特別是這一年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客觀上推動了整個社會數字化進程的大大提速,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在各種場合受阻的事情也越來越多。關注老人們無助的眼神,回應公眾的呼吁,國家出臺《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逢其時,對于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與融入智慧社會,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這份《實施方案》很貼心。它聚焦了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在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方面,提出了50條具體的舉措和要求,可以說事無巨細。比如它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醫療、社保、民政、金融、電信、郵政、信訪、出入境、生活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公共交通保留使用現金、紙質票據、憑證、證件等乘車的方式;推動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適老化改造……每一件都抓住了老年人最想解決的問題的核心,很是貼心。
這份《實施方案》很實在。它放眼長遠,以建立長效機制為目標,明確了按步驟幫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的時間表與路線圖,要求“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2021年底前則要實現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要基本建立起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這樣一個時間表,必將推動各類服務更加人性化,無疑是讓老年人和公眾都踏實與心安的。
這份《實施方案》很溫暖。它在幫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的同時,也是在弘揚尊重和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尚。它告訴我們,尊老不是只掛在嘴邊的,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幸福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實施方案》列出了多項溫暖舉措,都是為了不讓老年人在智能化面前“腿腳不便”,為了讓數據多跑路、讓老人不跑腿,關愛老年人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建設智慧社會不能丟下老年人,這是一個需要全國上下聯動、統籌推進、分工負責的過程,一方面必須將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另一方面還要幫助老年人提高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和水平。期待新出臺的《實施方案》盡快發揮功效,讓老年人更滿足、更幸福地享受智慧社會的紅利。(文丨趙靜)
年初陪母親進城看病,進醫院大門掃碼不會,就診卡自助充值不會,連在醫院食堂買好的飯也因手機支付不會又放下……父親要強一輩子,每每提起這段,懊惱說還不老就寸步要靠孩子,沒想到活這么窩囊。三五天一升級,一年半載一迭代,智能技術的快速更新,讓人有點目不暇接,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則無所適從。
幫助老年人跨過移動支付這道“門檻”,首先需要金融機構從產品設計層面入手,切實提升移動支付產品的便捷化程度。我們相信,只要各方協同發力,真正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夠讓他們享受到更方便更充分的金融服務。
幫助老年人跨過移動支付這道“門檻”,首先需要金融機構從產品設計層面入手,切實提升移動支付產品的便捷化程度。我們相信,只要各方協同發力,真正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夠讓他們享受到更方便更充分的金融服務。
2020第七屆“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5日在濟南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在會上介紹,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據估計,我國慢病患者約有3億人,高危人群高達5億人。
2020第七屆“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5日在濟南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在會上介紹,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據估計,我國慢病患者約有3億人,高危人群高達5億人。
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李偉表示,央行高度重視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將從現金管理、支付服務、普惠金融三方面入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滿意度。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
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介紹,方案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7個方面20條具體措施。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國新辦26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有關情況。李偉表示,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人民銀行也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一些移動設備延伸我們的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辦理金融業務。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簽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保留并暢通這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