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2例(上海5例,廣東4例
2020-11-26
將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到底
2020-12-08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2020-12-08
助力脫貧攻堅,鄭太高鐵鋪就百姓致富路
2020-12-07
爭做潔身自好、克己奉公典范
2020-12-07
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并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
2020-11-20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面對這場久久為功的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
2020-11-20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時代進步需要擔當,民生改善呼喚擔當。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既面臨復雜多變的形勢,又面對一系列突出矛盾與挑戰,前進的路上還有不少暗礁和荊棘,亟須一批敢于擔當的領導干部攻堅克難、披荊斬棘。
2020-11-19
雷鋒精神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雷鋒精神的核心內涵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奮進新時代,我們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核心內涵,讓雷鋒精神成為改革發展的時代標桿。
2020-11-19
為從源頭上保證黨員隊伍質量,黨章修正案強調發展黨員必須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黨章作這樣的充實,對于建設一支政治合格、品德合格、執行紀律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黨員隊伍,具有著重要意義。
2020-11-19
“十四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首個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要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趨利避害、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堅定推動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0-11-19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反復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近日,在江蘇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群眾的共識和呼聲。
2020-11-18
應引進新的技術人才。人才在智慧農業的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下種田的農民大多為中老年人,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較差,對新事物的發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引進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級農科院的幫助下,才能更好地應用智慧農業,利用智慧農業增產增收,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2020-11-18
回首過去,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全黨全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尤其是“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5575多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2020-11-18
近年來,什邡市紀委監委按照《德陽市干部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細化婚喪喜慶操辦規模和程序,嚴格執行報告制度
2020-11-18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呼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從而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奮進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用實際行動弘揚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續寫新的發展奇跡。
2020-11-18
“凡做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倒計時”甚至“讀秒”的決戰時刻,我們更應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2020-11-18
?在這場同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奮進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深刻學習抗疫精神,立足崗位、恪盡職守、團結一心。
2020-11-18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了鄉村振興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并提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等多項重要任務。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有助于夯實糧食安全和農業基礎。
2020-11-18
習近平總書記14日上午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