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10:00 來源:映象網
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一萬三千億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前不久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布的這一組組數據,持續引發社會各界熱議。“十三五”這五年是民生保障最為充裕的五年,也是群眾獲得感最多的五年。我們期待,伴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實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會越來越充足。
“十四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首個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要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趨利避害、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堅定推動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做到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相協調,因時因勢優化調整規劃,掌握主動權,拼搏實干。黨員干部要帶頭強化系統觀念、戰略思維和憂患意識,注重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切實將規劃遠景轉化為謀發展的新路、促發展的舉措、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人為本,夯實新發展理念、系統觀念,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突出守正創新相統一,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實現質量規模、結構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實現各類創新要素向現代產業聚集,推動數字與實體經濟融合,保障國內國際雙循環優化升級。
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規劃遠景,更要注重政治、理論和實踐步調。不斷學懂弄通、領深悟透全會精神,推動學習實踐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要對接加快“十四五”規劃綱要以及各大專業專項規劃編制,以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為新時代新階段開局起步蓄勢賦能,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百年。(范小玲)
滔滔黃河,進入河南省三門峽市拐了一個九十度的大彎,流向從南向東,經三門峽大壩,過中流砥柱巨石,茫茫蒼蒼,一路滾滾東去,在三門峽境內蜿蜒206公里間形成了湖泊,大澤,淺灘,長廊,綠樹,野鴨,天鵝,奏響了一曲三門峽黃河流域和諧生態樂章。
省委宣講團在各地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如何深入理解創新新定位的歷史意義,如何厘清其中的觀念謬誤,如何有效破解實現目標的束縛障礙?十四五時期河南將如何腳踏實地精準推進?
大國方略,舉世矚目。學深悟透 砥礪前行。
回首過去,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全黨全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尤其是“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5575多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并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要求。這是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部署,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明了主攻方向。
正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并推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正在北京召開,會議將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習近平謀劃中國大棋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