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6日13:22 來源:河南電視專題部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滔滔黃河,進入河南省三門峽市拐了一個九十度的大彎,流向從南向東,經三門峽大壩,過中流砥柱巨石,茫茫蒼蒼,一路滾滾東去,在三門峽境內蜿蜒206公里間形成了湖泊,大澤,淺灘,長廊,綠樹,野鴨,天鵝,奏響了一曲三門峽黃河流域和諧生態樂章。
從小秦嶺到百里黃河生態廊道,從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建設到支流修復保黃河安瀾,一張黃河流域生態高質量發展藍圖,承載著黃河生態新發展新理念,展現在世人面前。如何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答卷,探索三門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破局?如何開新局?傳統經濟、數字經濟、新經濟怎樣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實現高質量發展?且聽三門峽市長安偉,學者耿明齋如是說。
三門峽市地處豫西,是共和國成立后河南新建的第一座地級市,三門峽因黃河大壩而立,因產業開發而興,曾經依靠“黃”“白”“黑”資源型產業紅火一時。如今,三門峽從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業 “三大改造”,拿出“真金白銀”支持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實現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到千億級規模。打造具有國際、國內重要影響力的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形成工業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郡縣治,天下安。
近年來,三門峽市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科學統籌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以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堅持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并重,以構筑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為重點,堅持把城鄉貫通作為發展的關鍵,做強“縣城”這個引擎,做優“城鎮”這個紐帶,推動“鄉村振興”,打造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鄉村為腹地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以改革創新力推高質量發展。
自然生態文明與千年黃河文化孕育了三門峽人勤勞、樸素的個性,仰韶文明璀璨的薪火,襯托著崤山大地古老與時尚,翩翩而來的天鵝,地坑院穴居燈光,形成了一幅絢麗斑斕的誘人圖畫。
三門峽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和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近幾年,三門峽市在黃河生態保護、裝備制造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新路徑,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三門峽樂章”,本期節目,河南省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市長安偉,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耿明齋做客對話中原,為您剖析三門峽高質量發展。
《對話中原》播出時間:
河南衛視 周日 17:55
新聞頻道 周日 18:55 周一06:26、12:45
省委宣講團在各地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如何深入理解創新新定位的歷史意義,如何厘清其中的觀念謬誤,如何有效破解實現目標的束縛障礙?十四五時期河南將如何腳踏實地精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