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19:47 來源:南通網
時隔多年見驚喜,2020年11月24日上午,南通五山景區外江面再現江豚戲水。長江江豚作為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是長江生態的“晴雨表”,也被稱為“長江微笑天使”。近年來,江豚數量劇減的消息層出不窮。2018年長江淡水豚科考結果顯示,長江中的哺乳動物江豚種群數量僅為1012頭。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長江水清“豚”先知。江豚作為指標性物種,生存狀況是長江水質好壞的一面鏡子。
保護生物資源,修復生態環境。讓長江大保護的行動更加堅決,讓長江大保護的合唱更加嘹亮。大江奔流,一如千年,如今煥發新顏。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修復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是一項涉及面廣、系統性強的重大社會工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為了留住那一抹“長江的微笑”,國家和地方從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飼養與繁殖方面共同發力,對江豚實施最嚴格保護和管理措施。從今年1月1日起,長江及其支流進行為期十年的禁漁。近年來,江蘇早部署快行動,通過實施精準退捕,推進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保護修復,加快沿江20個重點岸線綜合整治提升示范段建設,打造最美岸線,加強岸線功能整體提升,還江于民、還江于綠、還江于魚。
堅持生態優先,筑牢生態屏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落實落細各級河長職責,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南通,是萬里長江在江蘇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態屏障。生態優先,繪就濱江美麗畫卷,濱江地區江面寬闊、煙波浩渺,蔥蘢疊翠、臨水而立的五山,則如綠巨人般拱衛著沿江生態。
奏響生態樂章,推動經濟發展。長江大保護,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從長遠計、為子孫謀;留一江清水、繪兩岸美景,是“長江大保護”的“題中之義”,也是面對長江保護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前行軌跡。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江蘇因江而名、因江而興、因江而盛,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引領下,以強烈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意識,義不容辭打造“黃金水道”上的“鉆石段”,爭當長江大保護的排頭兵和先行軍,用實際行動反哺母親河,奏響“生態”樂章,厚植“含綠量”,用城市“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扛起長江大保護的“硬擔當”。
讓長江再現一江清水、兩岸蔥綠,是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的動人旋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進長江大保護,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扛起使命、作出貢獻,努力重現長江水清魚躍、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讓一江清水綿延后世、惠澤人民。(文/沈捷 圖/高金梅)
12月4日,記者從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四水同治工作任務已全面完成。2018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新時代河南水利現代化動員大會。
但另一方面,益陽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主任謝移科也告訴記者,這幾年,一面是野生魚數量逐年減少,一面卻是水產品養殖市場深陷低迷。目前,益陽市正在大力實施標準化池塘改造,在形成規?;a養殖的地區發展環保型、自動化漁業,推廣普及高效生態的水產健康養殖方式。
近年來,蕪湖市深入開展長江干流岸線清理整治工作,共清理整治非法占用岸線項目216個,清理釋放長江干流岸線約26.5公里,清理出灘涂陸域面積約243.5萬平方米。蕪湖十里江灣(中國日報網 許聃攝) 為鞏固長江岸線整治成果,蕪湖市委、市政府謀劃建立“智慧長江”管理系統。
河水清幽、蘆葦輕搖、綠草如茵……10月23日,大河網記者隨同“行走大運河”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步入焦作大沙河公園,如同走進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千百年來,大沙河見證了這片土地的繁華與變遷,然而沙河盛景也曾一度消逝在歷史長河里。
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泄洪,洪水通過王家壩閘涌入蒙洼蓄洪區(7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這是10月16日拍攝的安徽省潁上縣沿淮水利生態景區——五里湖濕地公園(無人機照片)。
但金匯鎮一群善于“找茬”的河長們,卻硬要努力打好水天一色碧水攻堅戰。經過一個多月的集中巡河,“二級河長”共發現300多個問題,并得到了現場處理,“一級河長”協調聯動解決65個問題,水清岸美工程覆蓋金匯全鎮。
想起曾經讀過的一首詩:“在九曲黃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車的窗口……一站站燈火撲來,像流螢飛走,一重重山嶺閃過,似浪濤奔流……”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看巨變 看幸福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據了解,洪埠鄉龍港村在做好人居環境治理的同時,堅持做好“兩篇文章”:一是讓百姓生活宜居美起來;二是注重發展鄉村產業讓百姓生活富起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讓人民切實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生態效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