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6日11:57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讓人民切實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生態效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央視網《聯播+》特梳理習近平相關論述,邀您一起“節”盡所“能”,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節能減排義務,共建舒適美麗的綠色家園。
今天(27號),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發布了第十二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 莊貴陽:疫情的發生,對氣候變化減排有一個短時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它對氣候變化的大趨勢應該是沒有改變的。
如何在減緩碳排放量增長的同時,保證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是中國邁向綠色低碳發展新征程的艱巨挑戰。面對如此艱巨的挑戰,中國仍然做出了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治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互聯網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
這一“綠色低碳發展”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綠色”,也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在筆者看來,綠色低碳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也體現中國共產黨的人民立場。
11月12日下午,一場為在京外國商會和知名跨國企業代表舉辦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場宣介會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舉行。在未來發展中,中國如何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與會嘉賓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屆進博會期間,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在進博會新聞中心召開發布會,介紹英國此次參展情況及中英經貿合作期待。英國駐華貿易使節 吳僑文:綠色經濟復蘇、建立低碳清潔世界,這也是英中可以合作的重點領域,我們對這方面的合作充滿信心。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從此刻起每個人都應從“光盤行動”開始,形成少用一滴水、少用一度電的綠色低碳生活的好習慣,讓社會變得更加健康、有序、文明。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十三五”規劃首次將綠色發展理念納入國家的五年規劃,著力補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短板。低碳婚禮、關燈一小時、少開一天車、空調調高一度、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全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