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1日13: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是新修的高速公路救了我的命!”60多歲的布威海力且姆·阿卜拉,家在和田地區皮山縣喬達鄉阿亞格喬達村。去年底,他突發心臟病,很快就被送到了和田市醫院。“要是擱在過去,沒三四個小時根本到不了。”
布威海力且姆的感受,只是新疆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方略的指引下,新疆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確保全面實現通路、通電、通水,給當地群眾帶去生活的便利和脫貧的希望。
路通了,打開增收門
“蘇來曼,又去市里啊?”
“剛收了一批羊,抓緊時間去賣掉呀!”蘇來曼·麥合木提話音剛落,車已經駛出好遠。
阿亞格喬達村三面被沙漠環繞,土地沙化嚴重。過去,往城里走只有一條沙土路,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蘇來曼腦子活、反應快,做牛羊生意是把好手,但只能在周邊鄉村做些小生意,路途稍遠的地方就去不了,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多少錢。
去年7月底,和田至喀什的高速公路通車。出了阿亞格喬達村就能直接上高速公路,蘇來曼組織村里十幾個人,收購牛羊去更遠的皮山縣、和田市以及喀什葉城縣等地交易,收入比原來增了幾倍。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駐阿亞格喬達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國領感受頗深,“以前有駕照的村民都是去外面給別人開車,高速公路通車后村里多了兩輛大巴車、4輛貨車,專門跑運輸。村民的生活方式變化也很大,年輕人辦婚禮都跑去市里拍婚紗照。”
2019年,新疆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5萬余公里,所有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和客車。截至2019年底,新疆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累計達13.31萬公里(不含兵團),惠及900多萬農牧民,打開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通道。
電通了,眼界更開闊
喀什地區葉城縣西合休鄉中心小學,六年級的阿麗亞·吾買爾正盯著電腦屏幕。家住西合休鄉阿亞格卻普村,高山擋住了她看世界的腳步。上學后,老師的電腦幫她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
過去,當地的光伏發電不穩定,天氣好的時候才能多看幾分鐘,阿麗亞總覺得不過癮。“現在不愁了,什么時候用電都沒問題!打開電腦、電視,隨時可以接觸到山外面的世界。”
這源于新疆電力設施的不斷完善。2019年,投資2.9億元實施西合休輸變電工程,建設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各1座、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03公里、10千伏線路2條。今年6月25日,西合休鄉正式接通大網電,徹底解決了用電難題。
阿麗亞攤開小手,還有一點凍瘡的痕跡——過去沒有電,孩子們只能到河里打水洗衣服,“河水太涼了,很多人的手都被凍破了。”通電那天,有公司向學校捐贈了10臺洗衣機、4臺電熱水器。
總投資42億元的新疆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項目,覆蓋南疆四地州33個貧困縣2481個深度貧困村,惠及農村居民264萬戶、891萬人。如今,南疆四地州偏遠貧困地區基本實現大網電延伸覆蓋,用電難成為歷史。
水通了,甜到心坎里
在喀什地區伽師縣江巴孜鄉依排克其村,村民艾尼江·艾山自打記事起,喝的就是澇壩水,挑一次水要走二三十分鐘。澇壩里常年漂浮著枯枝敗葉,甚至還有各種蟲子。
1994年,新疆開啟改水工程,伽師縣各鄉鎮陸續打井,通上自來水。“那時候我們都沒見過這種水,還鬧笑話呢!大家都懷疑太陽沒曬過的水能不能喝,喝了會不會沒力氣?”艾尼江說,喝上自來水,生病越來越少了,澇壩大都被恢復成了農田。
但是,當年的改水并沒有完全解決喝水問題:部分區域地下水硫酸鹽、氟化物等指標超標,加上伽師一帶地震多發,水質極不穩定,費時費力打的井,一遇地震就又用不成了。
經過多次論證,伽師縣最終決定從蓋孜河上游引來慕士塔格峰冰川融水。跨越3個縣、近2000公里的工程管線為“甜水”鋪好了路。今年5月20日,甘甜的蓋孜河水流入伽師縣千家萬戶,1.53萬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這也標志著新疆所有貧困人口全面實現飲水安全。
眼下,艾尼江和5歲的兒子從水龍頭下捧起水就往嘴里灌,“水好了,來的客人多了,村里有人做起了餐飲生意,幸福的生活比水更甜,甜到了心坎兒里!”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1日 02 版)
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公告,批準喀什地區莎車縣、葉城縣、伽師縣、英吉沙縣,和田地區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從靠天發電的光伏電板,到可靠穩定的“大網電”,新疆偏遠地區農牧民用電基礎設施穩步提升。2019年6月以來,新疆斥資5.92億元,陸續完成11個光伏行政村通公共電網工程,惠及偏遠山區1500余戶農牧民。
烏魯克恰提鄉位于我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屬于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是烏恰縣通往我國最西端口岸——伊爾克什坦口岸的必經之地。近年來,隨著全民免費健康體檢不斷深入開展,新疆基層診療條件明顯改善,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大幅提高。
17日晚間,隨著新疆皮山縣康克爾柯爾克孜民族鄉烏拉其村一臺2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合閘送電,深度貧困的新疆和田地區“抵邊村”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全部竣工送電,這里的農牧民徹底告別缺電生活。烏拉其村地處海拔約2000米的昆侖山北麓邊境山區,距離和田市約180公里,偏遠封閉,條件惡劣,農牧民及護邊員生活深度貧困。
圖為位于策勒縣策勒鎮亞博依村的服裝廠內,約40名就業貧困勞動力正忙著趕制服裝。為了解決就業勞動力的后顧之憂,縣里還通過托老中心、托幼所、合作社托管養殖等方式,做到保障有力,服務到位。
1月25日10時許,吃過餃子,家住烏魯木齊市火車南站附近的市民張振江和兒子,將他們一家三口用紅包和易拉罐做的燈籠掛在門框和綠植上。27日,尉犁縣銀華社區居民吐爾洪·艾山一家三口正在享用豐盛的午餐,吐爾洪的女兒阿依努爾·吐爾洪給父母講自己在學校的見聞、趣事。
昨天(1月5號),隨著最后一段導線展放成功,新疆南疆750千伏電網延伸補強工程全線貫通。南疆750千伏電網延伸補強工程是由巴楚至莎車、莎車至和田、喀什至莎車750千伏輸變電及配套工程組成,新建750千伏線路全長726公里,由于途徑戈壁沙漠,施工條件極其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