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5日16:1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3日電(記者杜剛)從靠天發電的光伏電板,到可靠穩定的“大網電”,新疆偏遠地區農牧民用電基礎設施穩步提升。2019年6月以來,新疆斥資5.92億元,陸續完成11個光伏行政村通公共電網工程,惠及偏遠山區1500余戶農牧民。
記者3日從國家電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獲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支持下,公司從2019年6月開始實施光伏行政村通“大網電”工程,涉及的11個行政村均位于我國深度貧困地區的新疆南部四地州。
電力人經過1年攻堅克難,一座座電力塔架和一根根電線延伸到喀喇昆侖山和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有效解決了這些村供電不足、穩定性差的問題,幫助農牧民發展特色產業。
2014年開始,新疆推動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部分行政村用上了光伏電。但光伏電不穩定,農牧民日常用電得不到充分保障。
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公告,批準喀什地區莎車縣、葉城縣、伽師縣、英吉沙縣,和田地區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總投資42億元的新疆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項目,覆蓋南疆四地州33個貧困縣2481個深度貧困村,惠及農村居民264萬戶、891萬人。今年5月20日,甘甜的蓋孜河水流入伽師縣千家萬戶,1.53萬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這也標志著新疆所有貧困人口全面實現飲水安全。
烏魯克恰提鄉位于我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屬于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是烏恰縣通往我國最西端口岸——伊爾克什坦口岸的必經之地。近年來,隨著全民免費健康體檢不斷深入開展,新疆基層診療條件明顯改善,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大幅提高。
17日晚間,隨著新疆皮山縣康克爾柯爾克孜民族鄉烏拉其村一臺2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合閘送電,深度貧困的新疆和田地區“抵邊村”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全部竣工送電,這里的農牧民徹底告別缺電生活。烏拉其村地處海拔約2000米的昆侖山北麓邊境山區,距離和田市約180公里,偏遠封閉,條件惡劣,農牧民及護邊員生活深度貧困。
圖為位于策勒縣策勒鎮亞博依村的服裝廠內,約40名就業貧困勞動力正忙著趕制服裝。為了解決就業勞動力的后顧之憂,縣里還通過托老中心、托幼所、合作社托管養殖等方式,做到保障有力,服務到位。
1月25日10時許,吃過餃子,家住烏魯木齊市火車南站附近的市民張振江和兒子,將他們一家三口用紅包和易拉罐做的燈籠掛在門框和綠植上。27日,尉犁縣銀華社區居民吐爾洪·艾山一家三口正在享用豐盛的午餐,吐爾洪的女兒阿依努爾·吐爾洪給父母講自己在學校的見聞、趣事。
昨天(1月5號),隨著最后一段導線展放成功,新疆南疆750千伏電網延伸補強工程全線貫通。南疆750千伏電網延伸補強工程是由巴楚至莎車、莎車至和田、喀什至莎車750千伏輸變電及配套工程組成,新建750千伏線路全長726公里,由于途徑戈壁沙漠,施工條件極其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