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11: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落實“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
年投資6250億元,北海鐵山港區“保姆式”服務顯成效
中新網北海10月25日電(記者 謝藝觀)2011年3月獲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A類產業園區;2012年躋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百億園區”;2018年成為北海首個稅收過百億、產值超千億的園區;2019年11月,被設立為自治區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這一項項成果背后,是廣西北海市鐵山港(臨海)工業區落實“六穩六保”、改善營商環境的持續努力。
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沙盤圖。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
據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吳華強介紹,鐵山港(臨海)工業區依托優良的港口、獨特的區位和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以港口和產業園區為依托,做強做大臨港產業,實現“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的良性互動,把鐵山港區建設成為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首善之區、北海市向海經濟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區域。
其中,第一要務就是大力發展臨港產業。記者注意到,作為廣西布局的臨海產業的主戰場之一,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和區位優勢,不斷推進鐵山港(臨海)工業區這一產業發展平臺建設,積極謀劃打造石化、臨港新材料、玻璃、林紙四大千億元產業園,引領帶動海洋裝備、港航物流、加工貿易、表面處理等四大百億元產業發展。
太陽紙業就是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引進的重大項目之一。“北海市是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組成城市,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有著豐富的速生林資源、天然的地理和交通優勢及良好的營商環境。”廣西太陽紙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顧俊瑞表示,在這里建廠,與總部山東分別輻射南北,符合公司的戰略定位。
在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太陽紙業正在施工建設。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
在地區發展過程中,招商引資是硬道理。“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推行‘不見面招商’、‘線連線’線上招商,對重大項目保持不間斷對接。1-9月完成簽約項目18個,簽約項目合同投資總額3340.578億元,提前超額完成年度1000億元的目標任務。”吳華強告訴記者。
想要引更多企業進來,離不開完善的公共配套設施。吳華強提到,管委會積極推進工業區鐵路、管廊、管線、電力、供熱、傳送帶等專項規劃編制,著力解決現有規劃對產業發展支撐不足的問題。配合推進港口、航道、鐵路等重大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工業區集疏運體系,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提升工業區陸海聯運和對外互聯互通水平。
此外,鐵山港(臨海)工業區還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進政務服務“簡易辦”改革,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從項目簽訂合同開始,到注冊登記、項目立項、環評審批、規劃選址、用地申請、項目報建、開工建設等全鏈條跟蹤,實現各環節無縫對接。各工作組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系,優先保障項目最先施工地塊的供地及三通一平,確保項目能以最合理最快的方式開工建設。”吳華強稱。
“我們通過微信和企業聯系,有什么問題就抓緊解決。像太陽紙業在施工時,有一條蝦農養蝦的電線,需要政府協調拆掉,他們只需要發個位置和視頻過來,我們就開始協調,抓緊處理,用最快的時間把這個事情解決。”吳華強表示,以前這種事情還需要先發函到單位,然后派人到現場核查,再找人解決,最快也要兩天時間,現在20分鐘就能完成。
在與記者交談過程中,顧俊瑞還提及了企業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水電減免等政策。
圖為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碼頭。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
據了解,截至2020年9月,工業區累計減免企業所得稅約3.28億元,增值稅減稅約0.32億元。同時,積極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9月份鐵山港(臨海)工業區10kv用電企業(12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總量約為6453.58萬千瓦時,按0.54元每度電價格,合計減免電費約555.65萬元;35千伏用電企業1-9月份累計直接交易電量23.6億千瓦時,合計減免電費1.6億元。
多措并舉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重點推進產業項目56個,總投資6250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可新增年產值6689億元、年稅收843億元。列入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14個,正在建設產業項目22個。計劃年內投產項目10個,增加產值184.4億元,稅收12.55億元。1-9月,工業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1.4億元,同比增長3.96%。”吳華強說。(完)
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輿情監控功能,強化網絡安全防范,積極履行網絡主體責任,提升公信力。靈寶市融媒體中心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進一步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全力建設新型主流輿論陣地和社會綜合服務平臺,打造老百姓離不開的融媒體中心。
浦東開發開放30年間,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它的認知。如何消除黃浦江對浦東浦西的自然阻隔,解決“過江難”,既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城市發展的需要,也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首要課題。
“網上申辦非常方便,一天之內就可以辦理完所有手續。為進一步滿足企業和群眾的需求,經開區分局還為新開辦企業定制發放“企業開辦大禮包”,企業享受免費四枚印章、免費寄遞、“免費稅務UKey”以及相關惠企政策的福利,進一步滿足群眾需求,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
近日,記者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太陽紙業35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施工正酣。記者在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管委會一樓大廳看到,一張“2020年工業項目推進跟蹤服務進展表(第一批)”詳細記錄了年初以來45個重大項目進展情況。
10月24日,“落實‘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廣西北海,中國網財經記者隨采訪團來到北海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據鐵山港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吳華強介紹,鐵山港工業區今年重點推進產業項目共56個,總投資額6250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可新增年產值6689億元、年稅收843億元。
園區還積極落實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優惠政策,本年度已幫助解決企業高管子女入學60人次,確保企業人才在北海安心發展。為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北海工業園積極發揮投資對穩增長、促轉型、保民生的關鍵作用。
“一站式”“保姆式”服務 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大力推進政務服務“簡易辦”改革,嚴格落實重點項目跟蹤服務責任人考核,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農業農村部11日召開全國農業生產托管工作推進會,會上通報,截至2019年底,全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超過15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超6000萬戶,占全國農業經營戶的30%。
近年來,曲周縣探索“供銷社+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土地托管模式,托管分為農資服務、耕地服務、播種服務、信息服務等。張天佐介紹,農業農村部對19個省份共875個托管案例的定量分析顯示,農戶采取全程托管,算上人工成本,小麥每畝節本增效356.05元,玉米每畝節本增效388.84元。
9月25日,2020全國港口行業多式聯運大會在周口市召開,會上周口市共簽約項目17個,總投資189.7億元。周口安途物流京東分撥中心負責人陳強永告訴記者,作為一家物流企業,選擇在周口港區投資,看中的是周口港區依靠碼頭打造的多式聯運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