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15:3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田保姆”讓農民種地更輕松
——土地托管服務一線調查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隨著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業勞動力轉移加快,我國農業經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一方面,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問題突出;另一方面,農民不愿種、不會種、種不好等問題凸顯。未來,誰來種地,怎么種地?
為破解這一難題,土地托管服務模式應運而生。在這種服務中,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可以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從技術服務到農資供應、金融貸款等全程“保姆式”服務,從而創新了農業經營方式,有效破解農村種地難問題。
土地托管服務讓農民收獲了哪些實惠?這種模式還面臨哪些“成長的煩惱”?如何促進土地托管高質量發展?記者在山西、河北等地進行了調研。
新模式下,怎樣種地——
農民當起種地“甩手掌柜”
“旋地、播種、澆地……我選擇了土地生產托管服務十類中的五項。”談及“菜單式”土地托管的好處,長年在北京打工的河北曲周縣河南疃鎮石韓村村民石少波打開了話匣子。
“省時省力又高效,每畝土地還能多收120元,何樂而不為?”同石少波一樣,曲周縣不少農戶選擇了全托管的“保姆式”或“菜單式”土地托管服務,當起種地“甩手掌柜”。
近年來,曲周縣探索“供銷社+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土地托管模式,托管分為農資服務、耕地服務、播種服務、信息服務等。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常務理事、合作指導部部長劉進喜介紹,在土地托管中,各地供銷社采取全托管、環節托管、關鍵環節綜合托管等多種托管方式,結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聯耕聯種、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經營機制,積極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堅持發揮流通優勢,依托農業生產服務中心開展耕、種、管、收、加、儲、銷等全程服務,聯合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土地托管的背后,是我國“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是城鎮化加速推進中“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全新挑戰。“據統計,我國種地農民的年齡平均在50歲左右,其中超過60歲的農民占比約為24%。再過10年、15年,我們的地由誰來種,怎么種,如何保持農業生產的穩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說。
張天佐介紹,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托管有兩種類型:“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單式”半托管。
截至2019年,全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超過15億畝次,其中服務糧食作物面積達8.6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超6000萬戶,占全國農業經營戶的30%。
托管服務,托出了啥——
土地托管實現“一地三收”
本應是秋收冬種最忙時節,山西省壽陽縣南燕竹鎮的一些農戶卻很悠閑。這種悠閑源自全域農業生產托管模式。
金穗種植專業合作社是土地托管服務的示范主體之一。合作社負責人王海龍介紹,土地托管使農戶實現了“一地三收”:一是生產托管保底收益分紅,二是合作社統購統銷生產資料的收益分紅,三是生產托管后剩余勞動力的打工創業收入。
南燕竹鎮冀家坪村1000多畝土地整村托管給合作社,發展谷子產業,實現了谷子生產由人工為主向機械化、規模化耕作方式轉變。
“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每畝節約人工4到6人,節本增收200到300元。”王海龍說。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穩定農業生產的核心。大量實踐表明,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通過服務組織集中采購、集成技術、標準作業、統一服務、訂單收購等,能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裝備的作業能力和分工分業專業化服務的效率,有效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和生產作業成本。
張天佐介紹,農業農村部對19個省份共875個托管案例的定量分析顯示,農戶采取全程托管,算上人工成本,小麥每畝節本增效356.05元,玉米每畝節本增效388.84元。
成長的煩惱,不容忽視——
土地托管高質量發展正在路上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承包耕地農戶2.07億戶,通過土地流轉經營30畝以上的農戶僅占全國農戶總數的5%。
“通過生產托管,可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等要素導入農業生產,切實解決小農經濟經營方式粗放、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通過拓展服務領域,從耕、種、管、收環節向烘、儲、加、銷、貸等方面延伸,向農業全過程全鏈條覆蓋,有效增強了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能力。”張天佐指出。
專家指出,隨著我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對生產托管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當前,農業生產托管還面臨服務主體能力不強、服務領域不寬、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行業管理有待加強等問題。
張天佐認為,在農業生產托管中,要因地制宜,積極引導發展多種托管模式;要完善制度,加強行業規范化管理,并不斷創新機制,探索財政、金融、保險、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我們在探索中結合產業結構調整,鼓勵服務主體拓展服務領域,推動生產托管服務逐步從水稻等糧食作物向水果和茶葉等經濟作物拓展,由產中向產前、產后環節延伸,不斷提高農產品烘干、保鮮、倉儲、冷鏈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水平,逐步提高生產托管在相關產業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覆蓋面。”江西萍鄉上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水平說。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的成長和培育。“要因勢利導,大力推動多元主體共同發展。要引導各類服務主體積極與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科研和人才合作,發展服務聯合體、服務聯盟等,推動服務鏈條橫向拓展、縱向延伸,打造覆蓋全產業鏈的服務組織體系,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和分享機制,凝聚發展合力。”張天佐說。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2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