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17:28 來源:猛犸新聞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
從前耗費20個工作日才能辦好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現在1個工作日就能搞定,10月10日,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優化市場監管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最大限度壓縮企業開辦時限,將食品經營許可辦理時限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開辦食品生產小作坊、小食品經營店、小餐飲店,憑身份證即來即辦。
開辦食品生產小作坊,憑身份證即來即辦
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傳建介紹,今年5月15日,鄭州市政府印發了《鄭州市優化市場監管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從多個方面體現優化措施,其一是“放”。首先是下放權限。按照“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要求,將特種設備使用登記權限、藥品零售許可,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備案,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網絡銷售醫療器械備案全面下放至區縣級,實現群眾“就近辦”;其次是放寬經營范圍。在自貿區鄭州片區試行企業經營范圍自主申報,除法定的前后置審批項目必須列明外,可以自愿選擇自主申報經營范圍的全部內容,或者只申報一項與企業名稱相一致的主要經營項目,將其他經營項目予以簡寫。取得試點經驗后,逐漸向全市復制推廣。
其二是“改”。試行“證照電子化一碼通”改革。全面推行營業執照、許可證電子化,把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各類許可證信息嵌入營業執照二維碼,試行“證照電子化一碼通” (先行先試)。
其三是“壓”。最大限度壓縮企業開辦時限,試點推行一般性經營企業開辦注冊登記智能化“秒批”。在食品流通領域,取消現場核查,改為承諾制,將食品經營許可辦理時限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將食品生產許可辦理時限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將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時限由原來的7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開辦食品生產小作坊、小食品經營店、小餐飲店,憑身份證即來即辦等。這些措施的力度全國領先。
一手抓“管”,一手幫“服”
信用監管處處長黃琪在會上表示,鄭州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持續發力,在放寬市場準入的同時,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信用監管,助力誠信建設,初步構建了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監管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服務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國際化便利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手抓“管”,一手幫“服”,主要做法有:
一是以信息歸集為依托,夯實信用監管基礎。截至2020年9月30日,市縣兩級信息歸集成員單位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累計歸集涉企信息881萬條,實現了各部門動態監管、協同聯動,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失信聯防機制。
二是以信用約束為抓手,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市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57368條、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98638 條,全方位、系統化的信用約束措施對失信主體產生震懾作用。
三是以信用修復為契機,促進企業誠信經營。在“嚴管”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并率先在全省開展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工作。在疫情期間提出“特別時期、特別對待”,采用“網上辦、不見面”的方法,在市場監管局官方網站公布了《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市場主體信用修復工作的通告》,告知企業辦理信用修復的方式方法,對于符合修復條件的企業可通過在線申請、郵寄申請或郵箱申請的方式,完成辦理,2020年9月底全市已辦理完成26277戶異常名錄移出申請,完成9221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的信用修復。
四是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以科學有效地“管”促進更大力度地“放”,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治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改革前至少跑5次,改革后“最多跑一次”
據介紹,商事登記“一件事”專區在鄭州市政務服務網開設,先后分兩批次共31個“一件事”上線運行。經過近期推廣,截至9月底,通過“一件事”通道新開辦企業、個體戶數量已達4491戶。
按照“一件事”辦事流程,所有新開辦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區分兩種辦理情況:“1”事項辦理,即暫不需要辦理許可審批事項的,可進入“企業、個體戶開辦”端口,并可選擇“一站式”統一聯辦和“套餐式”自主選辦兩種服務。“一站式”統一聯辦就是將“1”包含的營業執照、印章刻制、稅務登記、社保登記和銀行預開戶5個事項一次性辦理完畢;選擇“套餐式”自主選辦服務的,按照系統設定的邏輯關系可以在5個事項中勾選想和營業執照聯辦的項目;需要辦理相關許可審批事項的,可直接選擇相應的“一件事”,如“我要開煙草零售店”,除了可以選擇刻章、社保、稅務、銀行業務外,系統將自動匹配“煙草許可證”“臨時占用城市道路許可證”兩個許可事項,實現“一次登錄、一次申報、一次辦結”涉及市場準入的所有事項。
目前,商事登記“一件事”專區設計是按照行業和場景分10個大類,共計70個事項,目前已上線31項。
辦事群眾還可通過各辦事大廳綜合服務窗口一次性領取營業執照、公章及相關的行政許可證等,或者選擇通過郵寄的方式一次性送達。由改革前至少跑5次,變為改革后“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改革整體進度,加快發布上線第三批商事登記‘一件事’,以便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多的商事登記‘一件事’聯辦服務。”陳傳建表示。
群眾開藥店,家門口就能辦
行政審批辦負責人曹冠偉介紹,此次行政許可權限下放,目的就是方便群眾,就近辦理。相關部門在下放事項的選擇上,堅持三個原則:一是下放高頻次事項;二是留下高風險事項;三是保留省局委托事項。
本次下放的與藥品醫療器械有關的7個主項23個具體事項的審批事項分別是:藥品零售企業許可,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醫療器械網絡銷售備案,醫療器械出口備案。也就是說,把“我要開藥店”、“我要開醫療器械店”、“我要生產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我要網上賣”這些事項交給轄區、交給基層去辦理。對于群眾來說,就是在家門口“就近辦”和“網上辦”。
“自8月31日起,我們已經將這些審批事項下放到了14個縣市區、開發區市場監管部門去辦理。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下放承接工作推進良好。”曹冠偉舉例稱,市民在中原區開一家藥店,登錄河南省政務服務網--(切換)鄭州市--(再切換)中原區--在部門服務欄點開中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找到申請的事項--藥品零售企業許可籌建--瀏覽辦事指南、準備好所需材料--在線辦理(首次需要注冊)--上傳材料、確定申報--申報后攜申報資料到中原區政務服務大廳遞交材料料--受理、審批,此外,辦理其他的事項都是如此。
目前,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留下和保留的10個事項: 6項是風險比較大、管控比較嚴的事項,它們是:毒(醫療用毒性藥品零售、科研和教學用毒性藥品購買)、麻(麻醉藥品和一類精神藥品運輸證明、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郵寄證明)、精(二類精神藥品零售)、進(進口藥品備案核準)。 4項是執業藥師注冊,省局委托的。
從國際社會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個新奇的經濟社會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等國家。
為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推動更多資源下沉一線,自去年6月以來,浙江義烏創新推行“市會鎮開、鎮會村開”機制。如今,機制實行一年多,義烏市已組織“市會鎮開、鎮會村開”活動928次,幫助基層解決問題3227個。
橫跨滬蘇浙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迎來掛牌一周年。目前,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通過互聯網與上海中山醫院、浙江嘉善醫院、江蘇吳江醫院以及青浦區域內醫療機構遠程對接,支持三地醫保免備案異地結算,可使用互聯網電子票據。
今年以來,湖北省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了“黃金30條”、“80項重點任務清單”、“十必須十不準”等多項舉措,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充分弘揚“店小二”精神,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10月22日,映象網記者從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了解到,金秋時節電影小鎮將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游客體驗,拉動文旅消費。
一圖知曉“十一”黃金周各地有哪些福利
據了解,長沙縣網上群眾工作部成立至今,共協助全縣各縣直單位、鎮(街)處理網民留言10.6萬余條,平均每天近100余個網民訴求得到回應或解決,回復率100%,群眾滿意率97.7%以上。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發布的一則中標公告引發網友熱議。四川政府采購網的這則公告顯示,彭州市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購買了2705盒月餅,預算人民幣為995440元,最終成交價格為781745元。
9月27日,在南潯社會福利中心,志愿者將愛心月餅送到老人手中。在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浙江湖州南潯團區委組織志愿者開展“情滿中秋話團圓 潯安小哥送平安”主題活動,志愿者陸續將親手制作的愛心月餅送到福利院老人、環衛工人等群體手中,致以節日的問候。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發布的《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給出了明確答案: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