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6日12:5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馬杏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未來的繼承者和建設者,在新時代,教育如何擔當培養好未來建設者的歷史使命?一方面,我們的教育恰逢開放創新的時代,因而,擁有實現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歷史機遇;另一方面,我們的教育也面臨著必須走出的困境和難題,主要體現在:單向度的應試教育影響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和特質的發展,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和價值觀的多元影響青少年價值觀、人生觀、幸福觀的塑造,落后地區教育資源的貧乏影響當地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等。
有句話說得好: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行動是最好的關愛。
我們的教育亟須改革和完善,國家最新頒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等綱領性文件,勾畫了新時代教育的宏大藍圖和實施方案?,F代化教育方案明確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著重提出了八個基本教育理念,即以德為先、全面發展、面向人人、終身學習、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發展、共建共享,為新時代的教育明確了方向和道路。那么,這些教育理念如何真正轉化為教育的實踐,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未來社會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總體方案:必須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從我國優秀教育傳統中汲取營養,積極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以新的發展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導教育現代化。
實現新時代教育現代化的理想前景可期,但任重而道遠。它意味著現行教育模式的更新。我們必須深思的是:如何從“設限”的教育轉化為“成全”的教育?這個轉化不僅是時代提出的問題,也是未來教育必然的走向。在此,提出對現代化教育和美育的幾點憧憬。
輸入愛與尊重,輸出熱情與力量。有人這樣比喻:教育就像一根細小的蘆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是甘甜的蜜汁。我們希望培養的人富有愛心、熱情和具有使命感,取決于我們的教育以何種方式去對待他們。
將踐行仁愛之道作為己任,古代有先師孔子,現代有提出“愛滿天下”的教育家陶行知。愛與尊重的教育雖然無形,但對人的性情和品性的感染力真實可見,傅雷先生的教育可稱楷模,其子傅聰在回復父親的家書中有這樣一句:“沒有一分鐘我是虛度了的,沒有一分溫暖——無論是陽光帶來的,還是街上天真無邪的兒童的笑聲帶來的,不在我心里引起回響?!睈叟c尊重的教育的力量,可見一斑。
雖然教師對學生的愛真實具體,也極具影響的力量,但當前教育模式的評價體系、教育目標、教育空間都會影響教師的教育方式,所以,教育體制需要更多柔性。如果教育的潛臺詞是:“擊敗他人方可成功”,這一旦成為受教者的人生信條,就必然容易催發出實用主義和實利主義者。相反,受教者從小就是被接納的,共享教育過程本身的幸福,他的視界和思維必然是開闊的,面向他者和人類的,擁有開放的精神格局。
以德為根,構建合理人生。近日頒布的《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修正案)》提出了對少年兒童的期待:“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優良品德、勤奮學習知識、鍛煉強健體魄、培養勞動精神,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國家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殷切厚望。我們的教育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關于我國的教育前景,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倡導教育要為青少年“培養合理的人生”。因而,以德為先,全面發展等理念,若要避免流于形式主義,就要將教育回歸生活。尤其,美德的養成更是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家國、鄉土、親情、友情等生命之愛的滋養。牟宗三先生在《生命的學問》中說:“人類有了生命,生了根,不掛空,然后才有日常的人的生活。離別,有黯然銷魂之苦;團聚,有游子歸根之樂。僑居有懷念之思,家居有天年之養。這時,人易有具體的懷念,而民德亦歸厚。”在這個意義上,品德教育必須回歸生活的教育。仁、義、禮、智、信等人類共同的美德基因,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發出具體的美德。對青少年而言,品德的培養不僅來自學校的教育,還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因而,僅僅局限于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讓青少年走進社會,讓社會的優質資源融入校園文化,轉化為生活實踐,形成學校與社會有機聯結的教育生態。
美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人的生命如同一粒種子,夢想有一天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實現自身生命的完整,這個自我實現的過程即是“成為其所是”。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的“面向人人”“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體現了文明社會教育應然的追求?!懊嫦蛉巳恕币馕吨逃耜柟庖粯诱盏矫恳粋€角落,無一遺漏,機會平等;“全面發展”,意味著使每個青少年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因材施教”則意味著教育在保證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關注到每一個人的興趣、特質與潛能,并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足夠的發展空間,使其特質和潛能獲得充分地發展,使人走向自我發現、自我欣賞與自我實現的道路。
生命的卓越體現在:一方面,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做到了守德;另一方面,人的自我潛質得到了充分的實現。我們憧憬著中國現代化教育的明天,相信青少年將不負韶華,不負祖國的期待:他們心靈充盈、知識豐富、體魄健康;他們的特質得到充分發展,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強大了國家、利益了人類、成就了自己;他們不慕榮華,追求有意義的生活;他們因不受低級趣味的誘惑,而擁有豐富高貴的精神世界。他們因實現了生命的卓越,個人的幸福與社會的幸福合而為一。他們被世界所愛,也會將愛奉獻給世界。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06日 06版)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教學改革是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關鍵,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展)”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江蘇省注重農村學校美育均衡發展,連云港市東海縣的少兒版畫、南通市通州區的民間美術、鎮江市揚中市的剪紙藝術、揚州市邗江區的傳統手工藝、徐州市睢寧縣的兒童畫等,成為當地農村學校的美育特色。
只要學校開齊美育課,學生上好美育課,美育不再被漠視,改革的價值也就實現了。為此,將美育納入中考,應重視過程評價,只要學生積極參與美育課以及藝術活動,就該獲得美育滿分。這無疑也是教育部對此不設時間表,而強調開足開齊開好體育美育課程的初衷所在。
教育部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體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并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鄭州中學生張宇建議,美育全面進中考后,不要一考定音,最好能結合平時藝術中的表現和最后成績,強調過程性。
在師資和場地方面,王登峰介紹,根據要求,各?。▍^、市)要制定學校體育美育教師隊伍建設和場地器材設施建設的行動計劃。到2022年,要建立一支強大的、符合學校體育美育要求的教師隊伍,學校的體育美育場館設施器材要能夠基本滿足“教會、勤練、常賽(展)”的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于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煉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要求指導各地制訂體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開展體育對口定點幫扶和志愿服務。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于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煉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省政協委員邢懷章在記者采訪時表示,美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內容和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F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美育夏令營已推廣到全省9所偏遠的民族小學,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得以感受到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