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15:26 來源:猛犸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 實習生 王珍珍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結合部、黃河、沁河交匯處,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懸河”的起點、是黃河出山谷、入平原的第一個節點城市,與省會鄭州隔河相望,在黃河流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稱作為“百川口”“懸河頭”“華北軸”“萬古流”。
9月16日,在全國唯一的“黃河文化之鄉”武陟縣,采訪團記者來到了“萬里黃河第一觀”——嘉應觀。嘉應觀是雍正皇帝為了紀念在武陟修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耗資288萬兩白銀仿北京故宮建造的一處集宮、廟、衙署三體合一的淮黃諸河龍王廟,是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科學、歷史、藝術價值最高的黃河河神廟,蘊含著厚重的黃河文化、滄桑的治水歷史,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記述治理黃河歷史的廟觀,被譽為“黃河故宮”。
“金濤拍岸風逐浪,渺渺黃沙千里長”。歌聲回蕩在武陟縣嘉應觀中大殿前的舞臺上,身穿紅色漢服的工作人員隨后帶來了一段古典舞蹈,這是由嘉應觀工作人員自己作曲編舞的《九曲雅韻》節目。而接下來表演的原始古樸、渾厚悠遠、深沉蒼涼、大氣凝重的集體塤樂《追夢》更是讓在場記者們安靜下來,情不自禁沉醉其中。
據工作人員翟肖肖介紹,這樣的節目由嘉應觀內工作人員自發組織學習編排制作,為的是將黃河泥塤等傳統文化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大家面前,讓嘉應觀不再僅僅是個普通的旅游景點,而是通過這樣靈活的方式讓武陟縣的黃河文化活起來。
記者注意到,嘉應觀鄉第一初級中學的學生也來到了這里觀賞非遺文化展出,了解學習黃河號子、黃河泥塤等非遺文化知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嘉應觀近兩年探索的研學模式。“我們的講解員們也在著手進行系統化的培養以成為成熟的研學教師”。
“母親河水滋養的黃河泥品質細膩、柔滑、粘連、雜質少、可塑性強而又不過于軟塌。”嘉應觀里,焦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泥塤代表性傳承人王建用家鄉武陟縣黃河岸邊的黃河泥現場制作了黃河泥塤。而大虹橋鄉東張小學的六位身穿漢服的小學生隨后也在現場用泥塤吹奏了《木蘭頌》《茉莉花》等歌曲。11歲就讀五年級的張家偉告訴記者,自小對黃河泥塤感興趣的他已經學習吹塤一年多了。黃河水滋養黃河泥,黃河泥成就黃河泥塤,而吹響黃河泥塤的孩子們是讓黃河文化永遠保持鮮活的小小縮影。
(主辦方供圖)
猛犸編輯:彭艷
這是車甫軍第三次來嘉應觀,只不過,這次他特地帶上了小外孫。60歲的車甫軍有著20年的軍旅生涯,身體硬朗的他自駕一個多小時從鄭州來到焦作武陟縣。李菁說,“現在團隊成員也都意識到嘉應觀絕不僅僅是一座廟觀、一個景點,而是延續黃河文明的地方,我們是嘉應觀的看門人,更是黃河文明的傳承人。
(記者 宋向樂)9月16日,大河網記者跟隨“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采訪團來到中國歷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嘉應觀。大殿前方,來自黃河交通學院的楊帆正在和同事們表演《九曲雅韻》,人聲雅致,舞姿婉約,仿佛將人拉回到千年前的一場祭祀場景。
新中國成立后,嘉應觀作為“黃河治理辦公室”,開創引黃灌溉第一渠“人民勝利渠”,“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被打破。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后在治理黃河過程中,誕生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9月16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河南焦作武陟縣的嘉應觀,在這里感受黃河泥塤的聲音。從研究泥塤近三十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建,到學習泥塤的小朋友,黃河的精神與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傳承,成為武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中國成立后,嘉應觀作為“黃河治理辦公室”,開創引黃灌溉第一渠“人民勝利渠”,“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被打破。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后在治理黃河過程中,誕生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河漲河落維系皇冠頂戴,民心泰否關乎大清江山”。”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為了讓青少年更多地了解黃河歷史和文化,嘉應觀開展了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在嘉應觀中,未來網記者看到,嘉應觀鄉第一初級中學的學生們正在參與黃河號子、黃河泥塤等項目的學習和實踐。
【環球網報道記者 張燕萍】9月16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河南焦作武陟縣的嘉應觀,在這里感受黃河泥塤的聲音。從研究泥塤近三十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建,到學習泥塤的小朋友,黃河的精神與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傳承,成為武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王建曾經放棄了音樂培訓學校的高薪職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傳承和推廣黃河泥塤的工作中來。王建說,黃河泥塤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的樂器,可惜現在會的人越來越少了,自己想把它傳承下去,愿意當黃河泥塤傳承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