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8日11:2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承載著這個古老民族,對歷史的記憶與沉淀,對未來的希冀與憧憬。
塤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樂器,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尊貴、高雅、凝重、厚德……捧起一枚古樸的塤,好像捧起了中華五千年的滄桑;吹奏一曲渾厚的塤曲,好像吹出了華夏負重致遠的剛強。
當黃河與塤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演奏出怎樣的意境?
王建是河南焦作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泥塤的傳承人。他用黃河水和黃河泥制作的塤,聲音悠長深沉,恰似母親河淺淺的低吟。
黃河泥細膩、光鮮、柔滑、富黏性,有極強的可塑性。王建把從黃河岸邊采集來的黃河泥像揉面一樣搓揉,然后取拳頭般大的泥團用雙手揉捏造型,形成筆筒狀后再封口抹光,接著打孔、試吹、調音,晾干打磨光亮即可吹奏。
一枚精巧的黃河泥塤就誕生了。渾厚悠揚的塤樂讓人陶醉。
作為黃河泥塤制作技藝傳承人,王建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接觸、研究塤。二十多年里,王建不僅深入研究塤的吹奏和制作,更致力于塤樂的傳承、創新和推廣。他不單將黃河泥塤看作一種樂器,更將它看做數千年來黃河文化的燦爛瑰寶,把傳承發揚這一古老藝術視為自己的職責。
王建曾經放棄了音樂培訓學校的高薪職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傳承和推廣黃河泥塤的工作中來。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黃河泥塤這一凝結著黃河文化精髓的古老技藝保護好、傳承好。
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少不了“有心人”。王建說,黃河泥塤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的樂器,可惜現在會的人越來越少了,自己想把它傳承下去,愿意當黃河泥塤傳承的“有心人”。
制片人|溫露 張鵬軍
記者|劉虔 謝琳
編輯|劉虔 謝琳
這是車甫軍第三次來嘉應觀,只不過,這次他特地帶上了小外孫。60歲的車甫軍有著20年的軍旅生涯,身體硬朗的他自駕一個多小時從鄭州來到焦作武陟縣。李菁說,“現在團隊成員也都意識到嘉應觀絕不僅僅是一座廟觀、一個景點,而是延續黃河文明的地方,我們是嘉應觀的看門人,更是黃河文明的傳承人。
(記者 宋向樂)9月16日,大河網記者跟隨“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采訪團來到中國歷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嘉應觀。大殿前方,來自黃河交通學院的楊帆正在和同事們表演《九曲雅韻》,人聲雅致,舞姿婉約,仿佛將人拉回到千年前的一場祭祀場景。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記者注意到,嘉應觀鄉第一初級中學的學生也來到了這里觀賞非遺文化展出,了解學習黃河號子、黃河泥塤等非遺文化知識。“母親河水滋養的黃河泥品質細膩、柔滑、粘連、雜質少、可塑性強而又不過于軟塌。
新中國成立后,嘉應觀作為“黃河治理辦公室”,開創引黃灌溉第一渠“人民勝利渠”,“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被打破。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后在治理黃河過程中,誕生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9月16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河南焦作武陟縣的嘉應觀,在這里感受黃河泥塤的聲音。從研究泥塤近三十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建,到學習泥塤的小朋友,黃河的精神與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傳承,成為武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中國成立后,嘉應觀作為“黃河治理辦公室”,開創引黃灌溉第一渠“人民勝利渠”,“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被打破。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后在治理黃河過程中,誕生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河漲河落維系皇冠頂戴,民心泰否關乎大清江山”。”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為了讓青少年更多地了解黃河歷史和文化,嘉應觀開展了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在嘉應觀中,未來網記者看到,嘉應觀鄉第一初級中學的學生們正在參與黃河號子、黃河泥塤等項目的學習和實踐。
【環球網報道記者 張燕萍】9月16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河南焦作武陟縣的嘉應觀,在這里感受黃河泥塤的聲音。從研究泥塤近三十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建,到學習泥塤的小朋友,黃河的精神與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傳承,成為武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