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6日10:16 來源:光明日報
“你浪費的,不只是一個饅頭”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相信這道理從開蒙之際,就伴隨每個學生成長。無論是“粒粒皆辛苦”還是“積少成多、涓滴入海”,這道理存在于古詩中、民間故事中、民俗俚語中,是成長記憶,也是民族記憶。
然而,在校園這個“學知識、講道理”的知識殿堂,浪費現象并沒有減少,甚至“觸目驚心”。為了改變校園餐飲浪費的亂象,教育部近日發布《“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大中小學校大力培育“厲行節約”的校園文化,推動光盤常態化。
食育:“一個饅頭”背后是什么
校園為何成為浪費的重災區?為什么一些關于節約的知識道理無法產生良好的效果?今天的孩子需要怎樣的食育?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潔認為,食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想清楚食物背后的價值。
在食物匱乏的時期,愛惜糧食是一種本能。然而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不少人對食物背后的價值缺少正確認識。“目前有這樣一種誤區——食物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我扔掉不算浪費。實際上,就拿一個饅頭來說,你浪費的,不只是饅頭本身。饅頭從麥子成熟到走上餐桌,有多道工序,即使它的標價覆蓋掉了此前的成本,那么被浪費之后呢?這個饅頭被作為垃圾處理,無論是填埋還是回收,這背后的代價將比成本高出很多,這是實實在在的投入,它帶來的后續影響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劉曉潔告訴記者。
食育,正是此次《方案》的重點。《方案》指出,要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把勤儉節約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講、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小學德育課程、幼兒園習慣養成等教育環節之中,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和中小學語文、歷史、生物、化學等課程中深入發掘教育資源,鼓勵探索開發地方和校本相關課程。
目前的校本課程中,食育或多或少存在形式單一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后勤集團總經理宋大我認為,要改進食育教育的形式,還要增進“人和食物之間的情感聯系”。人民大學曾有一道廣受歡迎的網紅點心青團,就利用了這一規律。“我們請藝術專業的學生為點心繪制包裝,請文學專業的同學為點心命名,于是,青團有了非常美的名字,蛋黃肉松餡的叫‘此心千瓣’,薺菜餡的是‘千里寄’,紅豆餡的叫‘此物最相思’。至此,青團有了‘靈魂’和‘鄉愁’。這樣的食育就入腦入心了。”宋大我說。
記者注意到,《方案》對不少學校的個性化食育實踐做了總結歸納,指出要利用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的機會,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切身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
創新: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學校是培養節約習慣的主戰場。在這個戰場上,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房山學校校長景文忠的經驗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景文忠告訴記者,他的第一個做法是把隨處可見的垃圾桶“撤掉”,讓學生開動腦筋“減少浪費”。同時,把食堂菜品的“色香味”放在“營養健康”之前,“先談好吃,再談營養,讓學生愛上吃飯。”景文忠說。他們還放棄了讓食堂大師傅盛飯的做法,改為學生自己盛飯,“大師傅盛飯的特點是,每個菜都盛。孩子自己盛飯,吃多少盛多少,想吃什么盛什么,這樣浪費的現象一下子少了。”
口味的創新、就餐形式的創新,此次也被寫入了《方案》。而且,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各樣小吃也將在食堂立足。《方案》提出,要不斷提升餐飲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改進烹飪工藝,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并通過菜品創新、傳統節日食品和風味小吃進校園,建立符合師生多樣化口味的餐飲保障體系。
宋大我告訴記者,在人大食堂,有“末位菜”制度。食堂通過數據調查,把“少人問津”的“末位菜”請出食堂菜單。技術的創新也是此次《方案》的亮點,《方案》指出,各學校要利用大數據手段分析峰谷人數和用餐習慣,加強服務互動,掌握師生菜品滿意度,及時調整菜品,以此減少食物浪費。
長效: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師生評優重要參考
景文忠告訴記者,老師管得嚴厲的時候,學生的浪費現象“好轉大半”,但是也會出現“管一下,好一點”的彈簧效應。如何形成長效機制,是專家和師生們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方案》指出,要在綠色學校創建的大框架下,制定具體管理制度和辦法,構建學校餐飲節約立體式、全方位制度體系。學校要編制餐飲節約年度工作計劃,建立餐飲節約考評制度,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表現納入師德師風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作為師生評獎評優的重要參考。
未來,“文明就餐監督員”將在各校上崗。《方案》指出,將安排專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視力度,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文明就餐監督員志愿者隊伍,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在中小學、幼兒園,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將被落實。
“在學校養成的好習慣,在家庭中也要落實下去。因此,我們還要建立家校共育的機制,真正讓節約成為習慣。”景文忠說。而加強家校合作,強化家庭教育,引導家長與學校共同糾正學生的不良飲食習慣也被寫入了《方案》。“在多方合力下,節約將真正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良好習慣。”景文忠最后說。
年初陪母親進城看病,進醫院大門掃碼不會,就診卡自助充值不會,連在醫院食堂買好的飯也因手機支付不會又放下……父親要強一輩子,每每提起這段,懊惱說還不老就寸步要靠孩子,沒想到活這么窩囊。三五天一升級,一年半載一迭代,智能技術的快速更新,讓人有點目不暇接,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則無所適從。
“‘十四五’時期,海南最大的機遇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任務是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十三五”時期,海南辦成了許多過去不敢想、沒辦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順利開局。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11月21—22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指示精神暨建設“中國糧谷”研討會在鄭州舉行,研討會基于河南工業大學提出的“中國糧谷”建設方案,國內專家相聚一堂共謀百姓飯碗 。研討會階段,河南工業大學校長卞科作“中國糧谷”項目建設工作匯報。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半年來,海南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政策密集落地見效,自貿港建設步伐提速。前三季度,海南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111.57億元,增速5.6%;十二個重點產業增加值合計為2440.28億元,增長1.6%,比上半年增加1581.01億元,增速提高3.4個百分點。
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3日至5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本次展會以“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為主題,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智慧城市示范應用、科技創新成果等內容,為全球城市和科技進步貢獻前沿智慧和解決方案。
“十三五”期間,我國全面推進科學綠化,先后出臺并實施了《關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深入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方案》《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6—2020年)》,以及2016—2018年、2018—2020年營造林三年滾動計劃。
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在鄭州會見了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一行并見證方案簽署。王國生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胡曉煉一行表示歡迎,向中國進出口銀行長期以來對河南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說,河南人力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獨特,消費市場廣闊,產業體系完備。
位于鄭州市管城區隴海路南,紫荊山路西,全長330米。文章說,河南省鄭州市隴海北三街118號院建成33年,頭頂電線雜亂似蛛網,院里雜物落滿灰,下水道一個月堵兩三回。北三街的智慧管理,還有一套人臉識別門禁,這套系統直接和健康碼聯通,提示綠碼方能進入小區。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擬命名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公示》,包括西安、廣州、延安等34個城市上榜。2020年1月,河南省發展改革委、河南省水利廳聯合下發《河南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農業農村領域節水增效、工業領域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重點地區節水開源、節水科技引領、節水政策體制改革、節水市場機制創新八大節水行動。
▲11月29日,澳州山莊業主張齡豐查看自己的房子,屋內家具已經損毀。山莊白宮前的空地上,將近400名業主一起坐在觀眾席,聽業主代表說明關于山莊爛尾最新發現的證據、分享自己的維權經歷。